由 pwifs 发表在HoopChina·篮球场
http://nba.hoopchina.comTop 10 Careers Of Players Picked 4th 12th September, 2008 - 7:28 pm
By Andrew Perna
(随着顺位推移)我们这个系列的戏码越来越重了,每一张榜单的入围者都要从层层叠叠的名人堂球员和全明星中筛选而出。不管你是否相信,我敢打赌今后几个顺位上的名单要比你这次见到的还强得多。
闲言碎语不要讲,表一表历史上在第四顺位被选中的10强球员。
10. Antawn Jamison – No. 4 in 1998 (Toronto)
以下事实也许会令有些人感到吃惊:Jamison在他迄今10年的NBA生涯中已经斩获超过14,000分外加5,000个篮板。作为曾经的最佳第六人奖得主,Jamison在三支不同的球队中都星光熠熠,场均攻下14.8分。他不但拿到过奥运会铜牌以及年度最佳大学球员的称号,还作为奇才队一员两度入选全明星(2005、2008年)。
他如今在奇才队完全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就如同他在职业生涯之初所表现的一般。2007-08赛季他场均得分超过20(每场21.4分),这已经是他第四次达到这一成绩了,此外他还取得生涯新高的场均10.2个篮板。也许他永远也不会像队友Gilbert Arenas那样吸引大众的目光,但他的职业生涯表现也许会比后者更稳定。
9. Chris Bosh – No. 4 in 2003 (Toronto)
Bosh是2003年参选的那一届球员中的“被遗忘者”,总是身处LeBron James、Carmelo Anthony和Dwyane Wade的巨大阴影下。他的成就不如Wade和James,不过已经悄然地成为一个比Anthony更全面的球员。
他在北京奥运会上同Wade、James和Anthony一起赢得了金牌,同时也已经三度入选全明星阵容。他在过去三年中的表现也出人意料得稳定,每季在70来场的出战中取下场均22.5分和9.5篮板。
8. Chris Paul – No. 4 in 2005 (New Orleans)
Paul是这张榜单上最年轻的球员,但如果我们过20年后再来修订这张名单,他很有可能已经窜升到头名了。这个23岁的控位已经在自己的履历表上写上了(北京奥运会)金牌、最佳新秀头衔(2006年),并入围了全明星(2008年)和最佳防守阵容(2008年)。
自从进入联盟后,他在三个赛季里进步神速,刚过去的2007-08赛季中场均斩获21.1分、11.6助攻和2.7抢断,乃至成为了MVP候选人之一。他的场均助攻和抢断数据都领衔全联盟。在对阵联盟中顶尖球员时,他也展示出了统治力,在2月份的全明星赛上拿下16分14次助攻,在代表新奥尔良出战的12场季候赛中场均砍下24.1分外加11.3次助攻。
7. Rasheed Wallace – No. 4 in 1995 (Washington)
他在职业生涯中累积的技术犯规数永远会被人们津津乐道,但一个对着裁判噤若寒蝉的家伙可没法揽下14,355分和6,506个篮板。他已转战4支球队,其中在2004年曾极为短暂地为鹰队打球,其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强队中效力。
他是4届全明星成员,在2004年季中被交易到活塞后,为球队带来了极大的助力,并随同活塞队拿到当年总冠军。他在活塞阵中甘当绿叶,构筑了联盟中迄今最好的“团队”(”team”)之一,但在早些年效力波特兰时,他可是个独行侠(the “man”)。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季候赛里场均只拿到14.9分和6.7篮板的原因所在。
6. Glen Rice – No. 4 in 1989 (Miami)
Rice的职业生涯结束于2003-04赛季中期,他退役时已是联盟史上最杰出的三分射手之一。他总共射中1,559个三分球,总是在赛季三分球出手和命中榜上名列前茅。他的三分命中总数在历史上排在第4位,仅次于Dale Ellis、Ray Allen和Reggie Miller。
他在15年的职业生涯中三度入选全明星,并在2000年随同湖人队赢得了总冠军。他的三次全明星之旅都是在效力黄蜂时赢得,并在1997年获得了全明星赛的MVP头衔。他在职业生涯中5次改换门庭,先后效力过热火、黄蜂、湖人、尼克、火箭和快船队。
5. Sam Perkins – No. 4 in 1984 (Dallas)
Perkins那“Big Smooth”的外号无人不知,他在NBA中征战17载,先后效力洛杉矶、西雅图和印第安纳等诸多豪强。他生涯中转战4支球队,总计出战1,286场,揽下15,324分和7,666个篮板。这个三分射手的职业生涯可以一分为二——前9个赛季中他总共只投进114个三分,而后8个赛季里他一共射中735个三分球。
Perkins总共出战了164场季候赛,曾在1990年作为小牛队的一员,在对阵勇士队时三分线外8投全中。他在1984年为美国队夺得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同时也是北卡大学1982年赢得NCAA冠军时的成员。
4. Lou Hudson – No. 4 in 1966 (St. Louis)
Hudson是NBA最早的一批锋卫摇摆人之一,但他的数据并不能公正地反应他的能力,因为在他那个年代很多数据尚未被统计。他在总计13个赛季中拿下17,940分,其中11个赛季效力于鹰队(包括圣路易斯和亚特兰大的两个阶段)。
他职业生涯场均有20.2分、4.4篮板、2.7助攻和1.4断球进帐,数据堪称辉煌,但考虑到断球数据在其生涯的前7年中尚未被统计,你甚至无法想像要是在那些年里抢断也被统计的话,他的个人数据将会是什么样子。Hudson六次入选全明星,并在1967年当选年度最佳新秀。
3. Byron Scott – No. 4 in 1983 (San Diego)
Scott如今已成为新奥尔良黄蜂的主教练,而他年轻时也是个出色的球员。他在NBA征战了14个赛季,作为上世纪80年代“Showtime”时代湖人队的一员,赢得三枚总冠军戒指。他生涯中共取得15,097分,在1984年入选新秀第一阵容。
他在湖人队时作为先发球员表现优异,但在步行者队他则扮演着截然不同的角色,出任替补并为球队带来急需的板凳火力。Scott杰出的护球能力和出众的命中率也广为人知。此外,他的健康程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生涯中仅有一季(1992-93)缺席超过15场比赛。
2. Dikembe Mutombo – No. 4 in 1991 (Denver)
.
很多人不相信Mutombo的年纪才40出头。他在生涯盖帽榜上仅次于Hakeem Olajuwon排在历史第二位。他4次当选年度最佳防守球员,8次入选全明星,多次在场均篮板和盖帽榜上领衔全联盟。
考虑到他已经打了17个赛季,并且近年来上场时间大大缩水,其生涯迄今场均9.9分、10.4篮板和2.8封盖的成绩不免令人惊异。他先后效力过6支球队(这不包括他仅仅待过一个休赛期的公牛队),包括掘金、老鹰、76人、网、尼克和火箭。他三次入选NBA第一阵容,六次入选联盟第一防守阵容。
1. Dave Cowens – No. 4 in 1970 (Boston)
Cowens是个一旦走上球场就拼命的家伙,这也是为什么他的职业生涯只延续了11年,其中10年是效力于凯尔特人队。许多人认为以他6尺9的身高出任中锋过于矮小,但他在对阵更高大的对手时却能坚守阵地毫不退缩。他在1971年赢得最佳新秀头衔,仅仅两年后他就拿下了MVP奖项。
他随同波士顿在1974和1976年两夺总冠军,同时连续7年入选全明星阵容(1972-78)。他在1973年赢得全明星赛MVP头衔,光芒令其他球星也相形失色,同年他还获选常规赛MVP。
--
FROM 211.9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