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焦健事件看北京篮球的悲哀.
说实话,站在曾经的北京篮球记者和现在的北京篮球球迷的角度,我的潜意识告诉我绝对不能对自己的球队品头论足,但是有些东西发生了就不得不说点什么,有些事情引证了就不得不推出点论据,也许是我才能有限,所以我倒现在在HOOP里也就写过三篇文章,本来在此之前要写一个正经点的“张凯的价值”,不过既然深爱的北京篮球已经到了这个境地,我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只能被无情的搁浅了,动笔,开工。
管理层,有一些人特别牛,这一点恐怕不是毛病,但有一些人特别固执这一点恐怕就可以被写作成文章了,一年前我还没重病,每个礼拜继续以实习的身份来采访北京队,当时无意中和北京的2当家聊天,我问他知道杨超现在特火吗,他当即摇了摇头,示意北京队内目前不能谈论学生球员,一开始我以为他们可能不熟悉CBA其他比赛战况,不知道杨超好比当年的杨鸣一样已经成为各大篮球论坛的所争相讨论的现象级别球员。但是一打听才知道,那段时间小解表现糟糕,再加闻之杨超在福建的神勇表现后,管理层的某个领导已经后悔因为“投篮稳定性不足”拒绝接受杨少了,说真的,在去年的同年龄段中,我还真没看见有比杨超投篮稳定的新人。对于北京篮球来说,钱从来都是问题,但钱从来都不是真正的问题,找个不恰当甚至滑稽的理由拒绝杨超要我想起早年王胜和张涛两位球员是多么无情的被北京拒绝,后来两位都去了奥神,一个成了三分王,一个成了CBA第一快刀手。而今年本来有机会抢得刘子秋,但是就因为那时正和遇俊凯谈合同,俱乐部不想付出额外的支出,结果小刘同学去了云南,而遇俊凯投奔王非。北京的管理层或者挑选新人的教练组这些年就办两件好事,一是把在辽宁青年队的陈磊找来,二是从大超拿到了解立彬,如果没这两个动作,那今天北京篮球会是多么的悲惨可想而知,其实很多困难完全可以避免,但是北京篮球的选人机制可以被称做“送人机制”,那就是自己因为一些荒唐的理由把很好的苗子转手让出,这点和北京足球太相象了。另外好多人说大巴利用转会漏洞离开北京队太无情,其实我觉得可以要管理层或者教练组做成一个电视剧,电视剧的名字叫:我是多么的不善待你。
主教练,小闵是CBA最勤奋的主帅,但小闵也是CBA最没教练天赋的主帅之一,这不是我说的,而是当年他带领一群CBA当打球员兵败东亚运动会后一个圈内人士的描述,自此之后中国篮协也几乎再没要他进入国家队教练组。现在好多人说胡卫东和郑武是CBA最没谱的两位教练,前者是多年来不知道球队症结是什么。后者是死心要高德回来,结果等于在关键时刻抹杀了队里的两位现象级球员罗智和小丁的作用。不过相比于亚洲前第一小前锋和第一得分后卫,小闵也确实有为难之处,北京的人员构成实在是难以取得好成绩,看了这么多年,北京的球迷都会背战术了,“小云,THREE”,然后小云开始自己一个人干,干到24秒了还再干。“解立彬,SEVEN”,小解茫然的和外援挡拆,结果造成了对方2防1的效果。其实这不是问题,但主教练最大问题是不太会调动球员,话说小云和2哥是典型的“为梦想”拼搏的球员,但当梦想照进现实,哥俩先后彻底无援国字号后,两位都有了退役的打算,而且最近两年竞技状态直线下降,这里面有球员态度问题,教练问题也有,起码在八一,我没看到陈可和李可有什么失常的表现,不是看数据,而是看在场上作用,北京球迷都已经感觉到了目前北京队没有一个人可以看做领袖,两位当打明星只是因为国字号的抛弃就失去了目标,教练的责任无疑是最大的。
球员,说到2哥,只能简单点吧,好人,好球员。但也是运气糟糕的球员,过于矮的身高以及容易被封盖的投篮手型再加上没有弹跳能力和冲击能力,使得他在中锋绝顶天下年代的当今中国队里显得多余,其实他的打法吃遍CBA,北京球迷可以回头想象,过去几年,CBA里哪个大前没被2哥打暴过,在大巴第一次离开后的那年,2哥后面10场几乎都在35分以上,在杜锋最强盛的前几年,他和2哥每次在北京比赛基本是广东胜利,他被2哥暴。而在广东则是广东轻松胜北京,杜焦哥俩互相暴。我曾经问过焦健有没有可能改打小前锋,因为他打大前的话注定了无法在国家队生存。但是他的速度可能相比一般小前锋话又慢了一些。CBA意识最好的两位顶级大前2哥和王博,只是因为身高而无法继续为国效力,真不知道是他们的命不好还是中国篮球命不好。这一次的声明离开其实我不意外,去年在现场看比赛时就听到过球迷高喊“焦健下场”。我可以理解那样的滋味,绝对是被耍的感觉,也许球迷不理解2哥的老伤已经使他很难像过去那样神勇了,也许球迷觉得焦健态度不好,但是正像2哥自己说的,辛苦一辈子,把最好青春花在首钢,结果打的不好了点就被喊走人,太伤人的心了。说真的,我从不知道球迷怎么想,相信如果时光可以倒流的话,他们不会那样的对待球员。但是从另一面说,北京队居然在这个位置这么多年没个好替补,这也着实另人震惊。
北京篮球的可悲之处并不光是后备人才,而是不知道怎么把球员属性发挥的更好,小云在CBA现在N多少年后卫出现前和刘纬以及小胡并称三大后卫,但那时我就写过,小云一辈子不可能超越另两人,因为小云不是那种能另身边队友变的更好的人,其实早期的他是传球视野非常好的后卫,但可能是老天弄人,巴特的离开另当时的教练组决定把小云改造为攻击手,虽然后来看来改造的不错,但没有人想到的是球员或者组织后卫原本的一些功能被不停的三分训练取代。北京球迷经常在比赛里看到小云一个人拿到23秒后干拔,结果不是三不沾就是被人家盖。1米8出头,没有干拔资本但还要硬起,这说明了后卫在关键时刻不知道怎么组织,也可能是常年做攻击手习惯了所以不知道把球传给别人,或者没有视野。另外小云也算是国内一流后卫里传球失误最多的,这点看过最近两场甚至最近两年北京队比赛的球迷都应该看的很清楚。如果说小云是属性被改造的不像组织后卫,那小解则完全是被改造的不成样子,在他刚进CBA那年,由于内线有大巴,所以别人都忽略他,他拿了最家新人,但随后一年低迷的表现印证了他不是组织后卫的料,他应该朝攻击得分手的方向发展。这赛季同江苏的比赛以及之前同陕西还有前几天对吉林,都是小云组织,而他负责接球投射,而对江苏时的4个干拔三分和对吉林的绝杀再次说明他真的真的是个攻击手。可是就好比你要雷阿伦做组织后卫,要小解去做组织后卫也真的是“另人不解”的。李春江的那支国青中小解就是毫无疑问的第一投手,李春江也表示过“他非常适合做投手。
说了这么多,北京篮球的问题还有很多,估计要是都说出来给占两个版面,其实你可以单一的说成不善待球员或者不会用好球员,但是就好比一个气球,积累了太多的东西就会爆炸,焦健声明不是一个单一的事情,从中可以引申出后备力量薄弱和不接纳更有潜质的球员等问题,其实问题出现就无法改变了,早干吗来了呢,这已经不是先洗后睡还是睡完再洗的问题了,即使你领悟了你的错误准备先洗再睡,但是错误的生活习惯还是会使你恢复为睡完再洗,无法改了。
写完这篇文章不知道北京球迷什么感受,如果同意我观点的话大可交流,不同意话也不必当回事,就好比本人在NBA LIVE游戏里把在东莞的阵容中增加了刘纬和罗智准备和属性超强的八一大战一场,其实没必要为一个枯死的事情而烦恼的,你说呢?
--
FROM 220.1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