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elele2000@hoopchina
链接:
http://bbs.hoopchina.com/htm_data/2/0612/150518.html人们常说的背打,其实就是低位技术,是一种从背对篮筐开始发动的进攻技巧。低位技术并非由中锋大前锋所垄断,包括后卫在内的相当多的球员都掌握低位进攻的技术,不过能够算得上是低位进攻好手的只是凤毛麟角。就以本该是低位进攻的主角——传统中锋来说,拥有高水平低位技术的也不多,当年的五大中锋里的海军上将的低位技术就非常勉强,而以防守著称的中锋穆托姆博的低位技术甚至可以称之为差,反不如乔丹、巴克利这样的小个子球员。
低位技术并不复杂,多数球员包括业余的爱好者都能够掌握,但是要说到运用自如就并非简单的事情。低位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脚步,重心在双脚之间的转移可以令进攻者获得更多空间;并不需要如控球后卫那样熟练的运球,但是要求每一下运球都能够与脚步节奏配合在一起,拖泥带水将无法积蓄足够的爆发力;低位技术还要求掌握多种投篮技巧,后撤步的跳投、勾手投篮以及垫步后的上篮,基本上所有的低位进攻技术都是在这三种投篮技巧的基础上去实现。
低位技术易学难用,就是因为这本就是一种突出个人优势的打法,如果没有身体上或者技术上的绝对优势,进攻的效果会大打折扣。越是靠近内线的位置,身体对抗越为激烈,低位进攻不比争抢篮板的卡位,这时候还需要进攻者能够在背后不断有人推阻的时候脚步不乱、身体不斜、运球保持节奏,此外还需要进攻者能够通过身体的接触来判断对手的重心从而选择进攻方式。海军上将和穆托默博的特点是身高臂长弹跳出色,他们在抢夺篮板和封盖时的身体节奏远远快于进攻时,而一旦手里运着球他们的把握性并不大,因为他们勾手和撤步后仰跳投的技术不够成熟,进攻方式容易被识破,此外他们并不是力量型的球员,很难挤开对手来获得比较轻松的投篮机会。现在火箭队的后卫阿尔斯通就无法通过低位进攻来得分,然而网队的基德、小牛队的斯塔克豪斯却很擅长利用低位进攻去打击对手。
低位进攻是一种可以在局部形成优势的技术打法,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低位技术出色的球员可以说是呼风唤雨,风骚一时,过足了力挽狂澜的瘾,因为一旦对位球员实力相差过于悬殊,很可能比赛出现一边倒的局面。当年乔丹复出后凭借低位的后仰跳投建立公牛第二王朝,奥尼尔依仗霸王体形独步篮下,更有巴克利仅用他那独特的大屁股就打出了一片天地,这些在低位拥有绝对优势的超级球星的确能够令一支球队窒息。
然而当联盟修改规则之后,低位进攻的春天宣告结束。在如今的NBA,崛起的生力军中很少能看到拥有出色低位技术的球员,小皇帝詹姆斯、总决赛MVP维德,上届最佳大前锋诺维斯基,太阳队的中锋小斯等等包括内线野兽霍华德,他们都不擅长低位技术。当联盟引入联防、允许无球包夹后,所有低位的好手都面临了一个问题,他们很难像从前那样得到位置和进攻机会。低位进攻的成本和风险被极大的提高,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优势的效果。那些在低位发动进攻的球员不仅要更加费力的去接球,即便接到球后他们也受限于狭窄的空间,而与之形成极大区别的却是对外线防守的苛刻,所以年轻球员更喜欢从外线发起进攻是可以理解的。詹姆斯和维德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低位技术,而科比这样具备十足威胁的球员却很难获得低位进攻的机会,所以目前经常在低位能够有所表现的球员很少,姚明、安东尼之外,年轻一代几乎再无代表。
并不需要担心低位技术绝迹,其实这种技术的应用依然相当广泛,只不过大多数球队并不以低位进攻为主流战术,而且出彩的球星并不多,所以有些引不起人们的主意。作为一种具有较高把握的内线攻击手段,低位技术往往在球队需要成功率的时候出现,比如马刺队在进攻陷入僵局的时候邓肯一般都会在低位发起攻击,活塞队也会在一筹莫展的时候派拉希德到低位去背打。低位进攻往往是改变主动权的一种策略,如果对方的应对不够及时,很可能被这种局部优势一口一口的吃掉,而一旦对手的策略开始,低位进攻者能够很快将球转移到空位的队友,一切就更加完美了——与突破分球不同的是,在低位的进攻者可以更准确地了解队友的站位情况。
低位技术可以突出球员的个人能力,不过这也令球员容易陷入防守重地,所以在如今的NBA,低位进攻是一种时刻考验双方耐性的试探性打法,担任低位进攻的人选也必然是球队中最有把握的球员。因此,拥有出色低位技术的球员永远是球队需要的重要角色,而低位技术也将延续与防守规则的博弈。
有哪支球队会放任科比在低位进攻吗?永远不要低估那些背筐持球的球员,无论他们高大与否。
--
修改:kirilenko FROM 159.226.43.*
FROM 159.2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