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作者:复原大师
当芝加哥公牛队仅仅为斯科特.皮彭提供了一个简短的仪式,让他的球衣和乔丹的球衣、和斯隆的球衣并排悬挂在球场上空,我不知道皮彭是否如他的表情一样心满意足。
菲尔做了演讲,乔丹做了演讲,连当年我行我素的罗德曼也到场了。排场算是够了,但是,嗓子里总像有根小鱼刺,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
皮彭一生注定没有第一,即使球衣挂在乔丹旁边,也仍然是个陪衬。当年从西雅图换来的是一个纤瘦、羞涩的小前锋,而今天,在湖人做助教的他已经是一个获得过荣耀、经历过风雨的男人。尝尽人生百味的皮彭已经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感激。当年那个拒绝上场的皮彭、以转会要挟管理层的皮彭、公开羞辱总经理杰里.克劳斯并常常指责老板雷恩多夫的皮彭、舍生忘死飞身灌篮带伤上阵的皮彭已经死了。如今的皮彭在和那个个性最强、最难以相处、最具有威胁性的当红球星一起工作——说白了,就是打个下手。他真的成熟了,尽管有点晚。也许,他认为自己不是在科比身边工作,而是在菲尔身边工作,他在学习,也在历练自己,人总是要向前走的……
在芝加哥,也许永远只有一个人能得到足够的尊重。而其他的人,都是无所谓的,多余的。菲尔在任期内,并不是看起来那样位高权重,与其说他是战术大师,不如说他是人际交往大师。在NBA,哪个教练没有如数家珍的“战术”。关键是你的球星是否执行你的战术,假如他认为你和你战术都是臭狗屎,那你就玩不转了。菲尔小心翼翼在公牛队里玩着太极推手,他成功了——被乔丹辟护到1998年,然后和乔丹一起体面的离开。“眼镜蛇”格兰特不可多得,不过除了和皮彭交情不错之外,几乎没什么朋友。也好,他看透了胖子杰里的本质,选择了永远的背叛。罗德曼又怎样?就像他自己说的,他就是一个高级妓女——在他有大量客人的时候,他可以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可当他人老珠黄、风光不在时,还不如妓女养的狗过的体面、殷实。卡特莱特、阿姆斯特朗、科尔、库克奇、郎利、哈伯、布依奇勒更统统是小角色,连交易的价值都没有,所以也就连考虑都没有——全部赶走。皮彭呢?他是乔丹最好的兄弟,他是为乔丹付出最多的人。他为乔丹传球,为乔丹掩护,为乔丹防守……是的,防守才是皮彭的标签。你能记得皮彭有过几次精彩的进攻表演?我只记得两次。一次是某年对尼克斯,面对尤因的一个霹雳暴扣;一次是1997年季后赛对阵华盛顿子弹,第三场最后时刻,公牛落后,乔丹准备做最后一投但被防守他的球员将皮球捅飞,刚好皮球飞到了33号这边,于是我们看到皮彭在离篮筐很远的地方起跳勉强将球扣中,然后被一名扑过来的防守球员从篮筐上带下来,重重的摔在地板上……公牛一分险胜。多数情况下,皮彭被安排的首要任务是防守对方的进攻核心球员——除非他是中锋。面对魔术师、滑翔机、KJ、施拉姆夫、希尔、便士……他的抢断和盖帽是家常便饭——就像弹掉肩膀上的灰尘一样容易。尽管如此,他也是老板和总经理最痛恨的人,一个早就想铲除却又不敢铲除的人。
乔丹也侮辱过杰里,但他是乔丹,他是独一无二的。而皮彭却不是。所以公牛先后酝酿用皮彭交易湖人的埃迪.琼斯和超音速的肖恩.坎普(当然是那个雨人而不是那个肥猪)。可惜,乔丹与皮彭的友情牢不可破、堪比中朝和美英……
公道自在人心。公牛对皮彭不公,对那些流落四方的功臣不公。
当1998年乔丹最终选择退役之后,人们为此扼腕叹息。人们感叹公牛即将衰落,芝加哥不再是篮球的圣地,一个王朝土崩瓦解。有人幻想也许事情会出现转机。但是,做出决定的人是老板雷恩多夫和总经理杰里.克劳斯,他们才是最大的赢家。当年的公牛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球会,而此时的红色牛头已经是世界知名品牌,雷恩多夫的身价已达几十个亿。报复的时候到了,乔丹已经显出的老态和队内的巨大矛盾是王朝瓦解的导火索。面对拉塞尔和安德森的轮流防守,乔丹有些力不从心——这在以前是没有出现过的;犹他以前缺少经验,但是连续两年的挫折会令他们更加强大;拥有奥尼尔、科比、琼斯、艾克塞尔的湖人已经成为公认的未来总冠军;罗德曼的状态急速下滑,已经沦为库克奇的替补;皮彭受到严重的腰伤困扰却要求大额的工资……乔丹还能支持多久?实际上总决赛有几场公牛队赢的相当勉强甚至侥幸。当老板认为工人已经不能为他继续带来剩余价值时,他们会把工人炒掉或者毁掉——就像《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党卫军军官枪杀年老体弱的犹太劳工一样果断。此时,世界没有公正。即使你是乔丹你也无能为力。
2000年9月20日,纽约的象征——尤因离开了尼克斯。当雷登无耻的声称尤因是自愿离开的时候,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不再有公平、道义和正直。
2004年夏天,芝加哥的悲剧在洛杉矶再次上演。好莱坞的熏染,让湖人的表演天分得到无限提升,无论是比赛还是别的……
悲剧和地球自转一样,不会停止,也不会消失。我们生活的世界总会充满不公,无论过去,现在,将来。
最近有一部电影《战火蓝天》(又名《伦敦上空的鹰2》)讲述真实的故事。二次大战的时候,大批捷克斯洛伐克飞行员逃出沦陷的祖国加入皇家空军,与纳粹德国在英吉利海峡、不列颠和欧洲大陆上空激战,他们也曾是"伦敦上空的鹰"。可当战争结束后,他们被遣回已经是红色政权的祖国,关入新的集中营受尽折磨。50年代被释放后,仍在社会生活中不断遭到冷遇和不公。
当成千上万的库尔德人和什叶派穆斯林被屠杀时,我们谴责萨达姆的不公;当萨达姆被美国人审讯时,我们抱怨美国人的不公;当美国人被飓风和洪水击溃时,我们大骂老天的不公(解释一下。有人曾感叹,如果他住在新奥尔良,那么他将有机会上街干他想干的事,最后还可能接到前来慰问的NBA球星送来的矿泉水)……
看到我当年的偶像罗德曼仍然一身当年的“另类”(在今天,已经稀松平常)打扮前来出席皮彭球衣的集体告别仪式,我忽然觉得他很有内涵——带着黑色的墨镜。但是,当看到他老老实实的坐着,就那么沉默的坐着,我忽然感觉他好象一只失去主人的狗。不是侮辱他,而是同情他。他就像一只很久没吃过东西的流浪饿狗,当有人为它带来了一只巨大的火鸡和一堆牛排时,它被眼前的一切吓的不知所措,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下口。那墨镜的后面隐藏的是一双饥饿的眼睛。他的饥饿绝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精神上表现出的饥饿更加骇人。跑到中国来赚那点小钱已经不是自降身价的问题,而是完完全全的乞讨。乞讨的是金钱,还有早已离他远去的人气。是的,到世界上人最多的地方搞人气!一位曾经的巨星沦落到这种地步,让人无法接受,也无法同情。坐在那里的罗德曼完全是个摆设、一个物件,既不可缺少,又有些多余。是什么,是谁让他如此窘迫?!是那些大老板,榨干了他之后便抛弃了他。是那些媒体,创造了他又毁灭了他。是我们,欣赏他又憎恶他。他走红时,人们争向亲近他,人人以罗德曼的崇拜者自居,似乎自己也和他一样的我行我素、标新立异。可当他无助时,人们以最快的速度远离他,并且不忘吐口唾沫,说声:“恶心!”扪心自问,我们公正吗?
文章进行到这里,已经完全没有必要继续了。皮彭算是幸运的。他至少得到了部分公正的对待,而罗德曼呢?他的球衣有挂起那一天吗?!其他人呢?别忘了,还有个王不归。
看看那些曾经的不公与即将来临的不公,我希望可以闭上眼睛……但是,尤因,奥拉朱旺,沙克,佩顿,弗郎西斯,埃迪.琼斯,吉姆.杰克逊,韦伯,芬利……他们一个个走出来,再走回去,大声的笑可以掩饰面孔,但无法掩饰内心的愤怒与酸楚……
写此文,给所有的公牛迷们和篮球迷们。
--
FROM 159.2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