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实测15km/h,太Che
我觉得数字上有不一致的理解可能与测一段路程的速度和整个行程的平均速度有关。就像开车一样,我在高速上一直以120的定速巡航在开,但行程结束后表显的速度可能是110-90,离120还有距离。
--
FROM 60.29.153.*
而一般共享单车通勤的距离大都不会太远吧
--
FROM 60.29.153.*
【 在 skylark 的大作中提到: 】
: 数据还真有。2020年9月份《劳动午报》报道当年北京市共享单车平均骑行速度是9.2公里/小时。没道理因为多打了几针科兴,五年后体力耐力大幅增长啊。
:
一定要掰扯这个那就掰扯,这种统计出来的数据应该是平台大数据,也就是从刷码开始到扫码结束计时对吗?这个时间是骑行时间吗?我调整一下座椅算不算?骑到路口停下等红灯算不算?骑到半道停下来接个电话、买个水……算不算? 拿这么个数据掰扯啥?还什么科兴!
我再说一遍,我是在回家路上把遇到的自行车大都跟着骑了一段,用的是定速巡航,没有起步与停车这段,大约跟个行程的几百米,路况好的情况下基本在17左右,17是个什么状态?就是骑车人一直在蹬的状态,基本不停就是17左右,不是那种玩命的骑行也不是很休闲的那种。
--
FROM 60.29.153.*
【 在 lefa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或者你遇到的都是猛人?我经常骑折叠,带码表,正常骑平均速度到17、18就超过路上绝大部分自行车了。最近几年经常骑小黄车回家,25km,除了红绿灯不停也没有堵车路段,一般用时1小时40分到1小时50分,路上基本超过所有共享单车。
不猛,正常人,也许电动车时速表误差,我不清楚。你这个距离有些远,我基本上就是定速巡航跟个几百米,总之吧,规定15这个速度太扯了。 15这是限速,也就是最高速度。如果你25kg通勤,按顶格15去跑,那差不多是那个时间
--
FROM 60.29.153.*
【 在 zyzx77 的大作中提到: 】
: 2024年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亖亡在上海占69.3%,遥遥领先。
: 占比较低的北京为29%,依旧位列各类致人亖亡事故之首。
直接说你想说的结论吧
--
FROM 60.29.153.*
【 在 lefa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于我这个速度已经是能骑的最快了。以前骑折叠走四环辅路,按我的码表短时间骑到20时,遇到的电动车大部分都比我还快很多,远远不止15限速,而且四环辅路电动车太多,我害怕了就不走四环了,现在电动车严格限制15了?
所以你是同意15这个标准的,可以这么理解吗?
--
FROM 60.29.153.*
【 在 skylark 的大作中提到: 】
: 难为你敲这么多字来解释。“骑共享单车通勤的每天单程骑行的距离以17的速度骑行很正常”这句话是你说的吧?通勤路上没有红绿灯,骑车人一直再蹬?这个怎么自洽?
:
没觉得哪里有问题。可能是你没理解我的意思。首先规定的是15,这是瞬时速度(就是全程最高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5)。我说的17也是指瞬时速度(或者是短距离的平均速度,指的是骑行人的骑行状态)。讨论平均速度意义不大,而你之前拿出来的数据是平均速度。
意思你能理解就好,可以不同意我的观点,但揣着明白装糊涂或者抠字眼我就不回复了。
--
FROM 60.29.153.*
【 在 rich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我的电驴可以限速16跑,能超过路上所有的共享单车
:
呵呵,这个,我真不信
--
FROM 60.29.153.*
【 在 rich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可太巧了,你说的我也不信
你实测一下,看看是不是我车的表坏了,哈哈。你要是平时通勤能忍受最高速度不超过15,我也认可你的说法。
--
FROM 60.29.153.*
昨晚再次实测了一下,那种两人并排聊天骑车车的,速度大约14左右,只要不是老弱病残孕,都在14以上,一般女的15-17,大小伙子、学生,基本18+。连续踏(正常)速度基本保持在17左右。时间为晚高峰后6:40左右,地点为主路两侧自行车道,不拥堵,很顺畅。
--
FROM 60.29.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