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原创]理想L7 2个月使用感受分享,对比A6L和X3(纯主观不客观)
- 楼主能否说说当初选择L7的理由?
 我在大街上看到有L7,L8,L9,没有具体去详细对比做功课,但是感觉定位好像差都不多?
 除了L9尺寸最大之外,对这三款的区分没有多少概念,希望能简单说说
 【 在 eric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结论吧,之前的A6L和X3加起来开了10年了,L7开了2个月,结论是豪华品牌50w级别的主流车型在2023年底这个时候,论产品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部分领先的方面领先幅度也在大幅缩小,国产车企的产品迭代速度和竞争激烈程度,必然将会从一众国产品牌里,催生出几家活到最后,并且具备世界级竞争力的国产汽车企业。论从0到1的伟大创新,比如chatgpt,比如自动驾驶,国内确实不太具备这个环境和能力,但是论从1到100的迭代,论降本增效把产品性价比和提升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中国企业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具体车型配置,A6L是2014款2.0T低配,X3是2022款30i尊享顶配,L7是Max。
 : L7:开起来就俩字,舒服。空气悬架对路面坑洼的隔绝感明显好过另外两款,路噪更小,车门和玻璃的隔音更好,有个对比明显的场景,就是每天进公司地库的时候,车牌识别抬杆以后,会语音播报“车牌号xxx,剩余xxx天”,自从换了L7以后,这个声音就很难听清了,因为听到的音量太小了。进地库以后,会经过一个梯形的防火门门槛,高度7,8公分,宽度2米左右,以前每次经过的时候都必须减速,否则前后轮上下坎的过程中,前后轴连续上下晃几下,A6L减震又比较容易顶到头,真就挺不高级的,L7的表现要好的多,就是传说中所谓的一次上,一次下,没有多余的晃动,真实的体会到了,这个纯粹电子系统CDC实现的,效果很好。动力方面,和所有电驱动的特点一样,平顺,响应快,都快忘了变速箱降档冲出去的感觉了,你说好还是不好,因人而异,反正我挺喜欢这种顺滑的感觉,民用车内燃机+变速箱一直在追求的,不就是动力好响应快又平顺吗。悬架有没有太软开船的感觉?买L7之前,我租过一次L9,带着家人跑了趟延庆,高速+山路,有一段城市道路,我偷偷把悬架调到了最软的舒适模式,目的是对比悬架模式调整对驾驶和乘坐的影响,果然后来媳妇反馈有点晕,就果断切回去了。买了L7以后,国庆跑了趟塞罕坝,全程运动魔毯+标准模式,也是城市高速盘山路混合,家人包括容易晕车的老人,一致反馈没有晕车的感觉,同时后排空间大,座椅柔软,后仰角度可以调到40度,比坐X3舒服多了,必须好评。
 : ...................
 --
 FROM 112.96.224.*
 
- 写太多,就是减震好,导航容易,完了
 --
 FROM 36.112.201.*
 
- 六座 和五座的使用场景还是差别挺大的,得结合自身来。
 很多人觉得l7的五座后排 更舒服,我反而觉得l8 l9的 二排因为倾斜角度更大反而睡觉更舒服,看你关注点在哪里了。
 
 L9 按摩比L7 8 好不少,三排空间也舒服很多。现在max升级了 还是值得买的
 
 【 在 BourneJason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能否说说当初选择L7的理由?
 我在大街上看到有L7,L8,L9,没有具体去详细对比做功课,但是感觉定位好像差都不多?
 除了L9尺寸最大之外,对这三款的区分没有多少概念,希望能简单说说
 【 在 ericld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结论吧,之前的A6L和X3加起来开了10年了,L7开了2个月,结论是豪华品牌50w级别的主流车型在2023年底这个时候,论产品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部分领先的方面领先幅度也在大幅缩小,国产车企的产品迭代速度和竞争激烈程度,必然将会从一众国产品牌里,催生出几家活到最后,并且具备世界级竞争力的国产汽车企业。论从0到1的伟大创新,比如chatgpt,比如自动驾驶,国内确实不太具备这个环境和能力,但是论从1到100的迭代,论降本增效把产品性价比和提升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中国企业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具体车型配置,A6L是2014款2.0T低配,X3是2022款30i尊享顶配,L7是Max。
 : L7:开起来就俩字,舒服。空气悬架对路面坑洼的隔绝感明显好过另外两款,路噪更小,车门和玻璃的隔音更好,有个对比明显的场景,就是每天进公司地库的时候,车牌识别抬杆以后,会语音播报“车牌号xxx,剩余xxx天”,自从换了L7以后,这个声音就很难听清了,因为听到的音量太小了。进地库以后,会经过一个梯形的防火门门槛,高度7,8公分,宽度2米左右,以前每次经过的时候都必须减速,否则前后轮上下坎的过程中,前后轴连续上下晃几下,A6L减震又比较容易顶到头,真就挺不高级的,L7的表现要好的多,就是传说中所谓的一次上,一次下,没有多余的晃动,真实的体会到了,这个纯粹电子系统CDC实现的,效果很好。动力方面,和所有电驱动的特点一样,平顺,响应快,都快忘了变速箱降档冲出去的感觉了,你说好还是不好,因人而异,反正我挺喜欢这种顺滑的感觉,民用车内燃机+变速箱一直在追求的,不就是动力好响应快又平顺吗。悬架有没有太软开船的感觉?买L7之前,我租过一次L9,带着家人跑了趟延庆,高速+山路,有一段城市道路,我偷偷把悬架调到了最软的舒适模式,目的是对比悬架模式调整对驾驶和乘坐的影响,果然后来媳妇反馈有点晕,就果断切回去了。买了L7以后,国庆跑了趟塞罕坝,全程运动魔毯+标准模式,也是城市高速盘山路混合,家人包括容易晕车的老人,一致反馈没有晕车的感觉,同时后排空间大,座椅柔软,后仰角度可以调到40度,比坐X3舒服多了,必须好评。
 : ...................
 --
 FROM 119.112.22.*
 
- 细说电车0到1
 
 【 在 ericld 的大作中提到: 】
 :先说结论吧,之前的A6L和X3加起来开了10年了,L7开了2个月,结论是豪华品牌50w级别的主流车型在2023年底这个时候,论产品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部分领先的方面领先幅度也在大幅缩小,国产车企...
 
 - 来自 水木说
 --
 FROM 39.144.168.*
 
- 宝马的hud可以投自带导航和苹果地图
 可惜它不支持高德投射
 【 在 stardustx 的大作中提到: 】
 : Hud能够直接投影地图导航路线,确实是领先的,其他新势力目前也做不到
 : 这一点绝对要表扬理想L7,希望其他车企业在1-2年内能赶上来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223.215.248.*
 
- X3低速顿挫升级车机可以改善,我从0722升到0323几乎感觉不出来了  
 
 【 在 ericld (难得涂涂) 的大作中提到: 】
 :  先说结论吧,之前的A6L和X3加起来开了10年了,L7开了2个月,结论是豪华品牌50w级别的主流车型在2023年底这个时候,论产品力,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部分领先的方面领先幅度也在大幅缩小,国产车企的产品迭代速度和竞争激烈程度,必然将会从一众国产品牌里,催生出几家活到最后,并且具备世界级竞争力的国产汽车企业。论从0到1的伟大创新,比如chatgpt,比如自动驾驶,国内确实不太具备这个环境和能力,但是论从1到100的迭代,论降本增效把产品性价比和提升用户体验做到极致,中国企业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
 :  具体车型配置,A6L是2014款2.0T低配,X3是2022款30i尊享顶配,L7是Max。
 :
 --
 FROM 120.244.158.*
 
- 23款的尊享就带数字钥匙了 - 【 在 ericld 的大作中提到: 】 - : 呦真上十大了啊,感谢各位捧场。   - : 说说缺点吧,其实才开了2个月,长期可靠性还没法验证,不过我加了一个北京理想老韭菜群,快400人了,很多第一批盲订车主,目前看质量还行,没看到有大的质量问题反馈,不过总归最长使用也不到2年,确实不足以证明长期质量没问题,我预期平均故障率应该会略高,一是造车经验确 - :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 - FROM 223.215.248.*  
- 国产发动机的可靠性恰恰是需要担心的吧
 【 在 freshcool 的大作中提到: 】
 : 从理想两个长测来看,发动机的可靠性完全不用担心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223.215.248.*
 
- 哈哈ix3吧
 【 在 dogxx 的大作中提到: 】
 : ? 谁说这个其他新势力做不到
 : 我的老势力杂牌油改电都能做到 自带地图或者carplay苹果地图都可以投到HUD上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223.215.248.*
 
- 哈哈定语太特定了
 
 【 在 superky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ix3吧
 : 发自「今日水木 on iPhone 12 Pro」
 --
 FROM 140.21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