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超30省市宣布加入氢能发展大军 ,日本科技树没走错啊
- 氢电池将来可以做的比燃油车更轻,而锂电池需要500公斤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丰田都混不下去,只好与亿华通这种没啥技术的公司合资。
 : 而且以我了解,目前商用车是政府补贴市场,不会鼓励用丰田的电堆。
 : 就中国示范城市群这个补贴力度,往后氢能也是电动车的补充吧
 --
 FROM 112.95.113.*
 
- 基础设施解决不了,至少短期没戏
 
 【 在 lllll 的大作中提到: 】
 : 氢电池将来可以做的比燃油车更轻,而锂电池需要500公斤
 --
 FROM 123.123.40.*
 
- 日本老想吃独食,不带别人玩,自己又没那么大市场撑不起来。结果就是每次都像是点错科技树。
 我觉得燃料电池,不一定是氢燃料,也是重要方向之一。
 
 【 在 Mec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   证券日报6月9日报道,6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3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力争达到2500辆,构筑起涵盖燃料电池汽车及车用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协同的自主研发产业体系,引进国内先进企业8家至10家,氢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随着3月份氢能“顶层方案”的出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深圳、河南、江西、成都等超30个省市发布涉及氢能的规划和政策。
 
 #发自zSMTH@SM-G9960
 --
 FROM 123.112.66.*
 
- 华北是日军渗透率最高的地方
 【 在 Mec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证券日报6月9日报道,6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3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力争达到2500辆,构筑起涵盖燃料电池汽车及车用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协同的自主研发产业体系,引进国内先进企业8家至10家,氢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据记者不完全统计,随着3月份氢能“顶层方案”的出台,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山东、湖北、深圳、河南、江西、成都等超30个省市发布涉及氢能的规划和政策。
 --
 FROM 101.240.218.*
 
- 政府只要有个点能花钱而已
 【 在 Mec2017 的大作中提到: 】
 :   证券日报6月9日报道,6月7日,河北省唐山市人民政府印发《唐山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30座,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数量力争达到2500辆,构筑起涵盖燃料电池汽车及车用氢能制、储、运、加全产业链协同的自主研发产业体系,引进国内先进企业8家至10家,氢能产业营业收入达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Android」
 --
 FROM 111.199.186.*
 
- 有没有可能买了丰田的电堆,换个商标就说自己产的,然后从国家拿补贴?  
 
 【 在 winsen (成长期PE) 的大作中提到: 】
 :  是啊,丰田都混不下去,只好与亿华通这种没啥技术的公司合资。
 :  而且以我了解,目前商用车是政府补贴市场,不会鼓励用丰田的电堆。
 :  就中国示范城市群这个补贴力度,往后氢能也是电动车的补充吧
 :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59.109.148.*
 
- 氢能源问题是绿氢比例太低,蓝氢的话依赖相关行业规模,灰氢属于脱裤子放屁,总体来看氢能源作为补充用于商用车重卡能弥补充电或换电速度慢的问题,大规模推广还没到节点
 【 在 mcbroom 的大作中提到: 】
 : 乘用车中国未来优先电动车,而商用车重型车未来优先氢能源
 : 另外在分布式能源、储能、碳中和燃料替代等方面,氢能也都是无可取代的,会大力发展。
 : 在发展氢能的同时,氢气乘用车可能会有点机会,成为市场上的小众车型。
 : ...................
 --来自微微水木3.5.12
 --
 FROM 112.193.177.*
 
- 国产电堆很多了,要是为了拿补贴足够用了
 
 【 在 mmddrr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没有可能买了丰田的电堆,换个商标就说自己产的,然后从国家拿补贴?
 --
 FROM 123.123.40.*
 
- 我是指亿华通
 【 在 winsen 的大作中提到: 】
 : 国产电堆很多了,要是为了拿补贴足够用了
 :
 --
 FROM 123.126.82.*
 
- 国内推LNG、CNG大货车都10年了,西部燃气资源丰富的地方确实比较普及,问题是你见过大城市里面跑这个的么?氢同理,甚至更甚。
 
 日本点错科技树就在于不考虑基础设施和宏观经济、社会布局,把本来不错的技术用在了奇葩的地方
 --
 FROM 118.11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