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比亚迪会有DMI七座MPV车型吗?
- 我可以等,不着急
 --
 FROM 223.104.41.*
 
- 宋MAX新能源就是吧
 
 
 
 
 【 在 kaidang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可以等,不着急
 --
 FROM 114.255.193.*
 
- 能不能出一款比宋MAX稍微长一点、大一点的民用DMI的MPV,腾势D9太贵了,民用不行,钱包受不了。
 
 宋MAX又小了点,拉满6个人的话,基本拉不了行李了。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紧凑型、平民价位的MPV车型有宋MAX,长度4.7x米,年初已经上市;
 : 中大型、豪华价位的MPV车型有腾势D9,长度5.2x米,年中即将上市。
 --
 FROM 103.35.105.*
 
- 紧凑型、平民价位的MPV车型有宋MAX,长度4.7x米,年初已经上市;
 中大型、豪华价位的MPV车型有腾势D9,长度5.2x米,年中即将上市。
 【 在 kaidang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可以等,不着急
 : --
 : FROM 223.104.41.*
 --
 FROM 37.61.223.*
 
- 轿车、SUV序列会优先补足各阶价位的车型,MPV的市场容量相对略小,补位的车型会略晚于轿车和SUV序列。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能不能出一款比宋MAX稍微长一点、大一点的民用DMI的MPV,腾势D9太贵了,民用不行,钱包受不了。
 :
 : 宋MAX又小了点,拉满6个人的话,基本拉不了行李了。
 : ...................
 --
 FROM 37.61.223.*
 
- 参考一下理想One,这么挫的一个3缸增程车,能月销过万,不气人么
 人家的需求很精准,把这块蛋糕全吃了。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轿车、SUV序列会优先补足各阶价位的车型,MPV的市场容量相对略小,补位的车型会略晚于轿车和SUV序列。
 --
 FROM 103.35.105.*
 
- 不用眼红...
 
 byd一年之内产能已经从月销3w到10w了, 不可能吃下所有蛋糕的.
 
 现在唐dmi的品控已经明显有问题了, 一个产品口碑起来不容易, 但是败坏起来很快的.
 
 就像之前的帕萨特...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参考一下理想One,这么挫的一个3缸增程车,能月销过万,不气人么
 : 人家的需求很精准,把这块蛋糕全吃了。
 --
 FROM 115.236.119.*
 
- 关键是宋MAX和唐的销量其实已经说明了产品定位有点问题,也不改一改,白瞎了这么好的技术优势。
 
 
 
 【 在 chuanl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用眼红...
 : byd一年之内产能已经从月销3w到10w了, 不可能吃下所有蛋糕的.
 : 现在唐dmi的品控已经明显有问题了, 一个产品口碑起来不容易, 但是败坏起来很快的.
 : ...................
 --
 FROM 103.35.105.*
 
- 理想ONE归属于SUV序列,后续将会上市的腾势SUV可以视为与其处于同阶区间的车型。
 
 第二批扩产基地完工后的预期总产能对于各序列车型的补位速度有较大制约。即使按照年底时20万产量的中性预测,以及平均每款车型1万交付量的出货速率,届时可以支撑的车型数量在20款左右。
 考虑到DM(4.0)、EV(3.0)两个平台,轿车、SUV、MPV三个序列,平民价位/中级价位/豪华价位三个级别,年轻化/商务化两个分支,全部网格补齐后会超过20个车型。所以有一些车型的补位顺序就会略为后延,在下一批扩产基地陆续完工后,便不会再有缺位的车型。
 【 在 kaka2w 的大作中提到: 】
 : 参考一下理想One,这么挫的一个3缸增程车,能月销过万,不气人么
 : 人家的需求很精准,把这块蛋糕全吃了。
 :
 : ...................
 --
 修改:FHWYSH FROM 37.61.223.*
 FROM 37.61.223.*
 
- 不要只盯着自己能生产什么车、产能是多少,多研究研究顾客需要什么车。
 技术优势要转化为契合用户需求的产品,不然就白瞎了。
 
 当年的唐DM就是很好的教训了,技术领先有啥用,只能拿来炫技,但凡尺寸能稍微拉大一点,到理想One这种让6个人舒舒服服坐好还能拉不少行李的尺寸,就不至于销量这么惨淡。
 
 同样是SUV,宋的定位就很精准,就是中型5座SUV,价格和动力性能适中,卖得就很好。
 
 【 在 FHWYSH 的大作中提到: 】
 : 理想ONE归属于SUV序列,后续将会上市的腾势SUV可以视为与其处于同阶区间的车型。
 : 第二批扩产基地完工后的预期总产能对于各序列车型的补位速度有较大制约。即使按照年底时20万产量的中性预测,以及平均每款车型1万交付量的出货速率,届时可以支撑的车型数量在20款左右。考虑到DM4.0、EV3.0两个平台,轿车、SUV、MPV三个序列,平民价位/中级价位/豪华价位三个级别,年轻化/商务化两个分支,全部网格补齐后会超过20个车型,所以有一些车型的补位顺序就会略为后延。
 --
 FROM 103.35.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