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客观说油车相对于纯电只有两个固有优势
- 1 补能更便捷:这个优势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决定性的。
 
 2 低端区间的成本优势:电池比较贵,所以油车目前在10万以下的区间里可能还有比较稳固的成本优势。
 
 其他方面油车是完败的,特别是在传统豪车的性能指标方面—加速性能和nvh性能方面,投入同样的资源,电驱车的天花板比油车高太多。所以理论上电驱车对传统的“高端油车”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
 FROM 218.68.23.*
 
- 还有就是科技电子系统,电车都是一体化设计,油车都是模块化,差太多了
 --
 FROM 218.4.206.*
 
- 只图第一个,方便牢靠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1 补能更便捷:这个优势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决定性的。
 : 2 低端区间的成本优势:电池比较贵,所以油车目前在10万以下的区间里可能还有比较稳固的成本优势。
 : 其他方面油车是完败的,特别是在传统豪车的性能指标方面—加速性能和nvh性能方面,投入同样的资源,电驱车的天花板比油车高太多。所以理论上电驱车对传统的“高端油车”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
 FROM 36.112.179.*
 
- 家里只有一辆车么?
 【 在 ginggo 的大作中提到: 】
 : 只图第一个,方便牢靠
 :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 1 补能更便捷:这个优势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决定性的。
 : ...................
 --
 FROM 61.148.245.*
 
- 三辆,油车
 【 在 carcharias 的大作中提到: 】
 : 家里只有一辆车么?
 --
 FROM 180.77.3.*
 
- 说说为啥Fe比F1慢那么多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1 补能更便捷:这个优势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决定性的。
 : 2 低端区间的成本优势:电池比较贵,所以油车目前在10万以下的区间里可能还有比较稳固的成本优势。
 : 其他方面油车是完败的,特别是在传统豪车的性能指标方面—加速性能和nvh性能方面,投入同样的资源,电驱车的天花板比油车高太多。所以理论上电驱车对传统的“高端油车”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
 FROM 114.242.248.*
 
- 分明模块化更好吧
 【 在 zhiliang 的大作中提到: 】
 : 还有就是科技电子系统,电车都是一体化设计,油车都是模块化,差太多了
 : --
 : FROM 218.4.206.*
 --来自微水木3.5.11
 --
 FROM 119.108.186.122
 
- 你比较过哪几辆豪车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1 补能更便捷:这个优势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决定性的。
 : 2 低端区间的成本优势:电池比较贵,所以油车目前在10万以下的区间里可能还有比较稳固的成本优势。
 : 其他方面油车是完败的,特别是在传统豪车的性能指标方面—加速性能和nvh性能方面,投入同样的资源,电驱车的天花板比油车高太多。所以理论上电驱车对传统的“高端油车”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
 FROM 171.223.208.*
 
- 方便自由大过天,不然从经济考虑,公共交通最便宜,奢侈点,每天打车也比买车划算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1 补能更便捷:这个优势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决定性的。
 : 2 低端区间的成本优势:电池比较贵,所以油车目前在10万以下的区间里可能还有比较稳固的成本优势。
 : 其他方面油车是完败的,特别是在传统豪车的性能指标方面—加速性能和nvh性能方面,投入同样的资源,电驱车的天花板比油车高太多。所以理论上电驱车对传统的“高端油车”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
 FROM 219.141.246.*
 
- 我家里有油车和电车
 我更喜欢开油车,虽然加速不快,但是舒服啊。
 
 电车就像个板车。。。是的,我不是针对哪家,在座的所有国产电车以及特斯拉,都是板车。
 
 宝马奥迪这种我没试过,不评价。
 【 在 qtpr 的大作中提到: 】
 : 1 补能更便捷:这个优势对于很多消费者的选择来说是决定性的。
 : 2 低端区间的成本优势:电池比较贵,所以油车目前在10万以下的区间里可能还有比较稳固的成本优势。
 : 其他方面油车是完败的,特别是在传统豪车的性能指标方面—加速性能和nvh性能方面,投入同样的资源,电驱车的天花板比油车高太多。所以理论上电驱车对传统的“高端油车”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
 FROM 1.2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