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在美国见到的两个比较实用的道路设计
- 1在黑灯瞎火的晚上非常实用,有开飞机的感觉。
 
 补充几点:
 
 1、高速弯道侧倾大,过大弯不需要减速。
 2、高速岔路提前很远就会有非常清晰的多轮分车道提示,很远就变成了实线,避免了非故意的绕前扎堆。
 3、路口划线设计对直行非常友好,极少碰到直行走着走着突破变转弯的情况,即便有也会提前百米提示你“merge left”之类,国内很多路口实在太特么难受了,感觉是煞笔设计的。
 4、路口没有那种遮挡视线的中央绿化带或者高高的护栏,国内经常有,这是人工制造鬼探头。
 5、道路施工提示非常有效、到位,提前很久就有醒目的提示让你merge或者slow down,国内经常突破冒出个雪糕桶。
 6、carpool对多人乘车来说还是比较爽的。
 7、有些单车道道路隔一段距离会有个慢车让行区域,该区域会多出个慢车道,慢车可驶入让行,这个澳洲挺多,美国似乎没见到。
 8、没有洒水车没有洒水车没有洒水车
 
 【 在 JaguarOne () 的大作中提到: 】
 : 1. 高速公路不同车道间的线,是用会反光的小方块间隔铺成的,有点类似于我们有些路段的猫眼石,不过是会反光的黄色小金属块,突出地面大约2cm高,晚上开车时,在车灯的照耀下,前方感觉1KM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反光,看上去非常美丽,也省电(根据下面的回复找了一张图片,晚上看上去的效果如图,不是自发光,是反光),第一次开这样的路时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可思议,既实用,又美观,国内没见过类似的设计,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引进;
 :
 : 2.小镇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离路口大约100m的地方各有一个线圈,用于感应来车,晚上道路上车比较少的时候,即便前方路口是红灯,如果两个侧向方向上没有来车,当你开到线圈上时红灯会自动变成绿灯,可以不停车甚至不用减速直接通过,这个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但我想这个可能比较适合美国的国情(行人/非机动车少),国内偏僻的地方也可以考虑引进,安全性还有待考虑。
 --
 修改:zdjnju FROM 117.136.0.*
 FROM 117.136.0.*
 
- 乌漆嘛黑成这样还吹呢。。。
 
 那个感应线圈,确实晚上有用,大多都设置在车少的地方
 
 你试试在北京整这个,各个路口都排队等车,你让人家算法活不活了
 --
 FROM 117.107.129.*
 
- 1 上海部分路段局部有。包括迪士尼周边local,虹桥机场周边部分高架。
 没有满铺只有局部估计因为改造成本问题。
 
 
 【 在 Jaguar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1的成本我估计不会太高,小方块的间隔我目测大约2m左右一个,应该不会太贵。晚上开车的时候,车灯照过去,看过去的感觉就像 ...
 --
 FROM 114.85.207.*
 
- 第7 美国双向2车道的路上turnouts也很多
 经常见到牌子写后面压了5辆车以上的慢车不用turnouts让路是违法的
 【 在 zdjnju 的大作中提到: 】
 : 1在黑灯瞎火的晚上非常实用,有开飞机的感觉。
 : 补充几点:
 : 1、高速弯道侧倾大,过大弯不需要减速。
 : ...................
 --
 FROM 183.237.69.*
 
- 欧美高速护栏尽头光滑入地,比天朝直愣愣立着好。
 【 在 Jaguar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1. 高速公路不同车道间的线,是用会反光的小方块间隔铺成的,有点类似于我们有些路段的猫眼石,不过是会反光的黄色小金属块,突出地面大约2cm高,晚上开车时,在车灯的照耀下,前方感觉1KM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反光,看上去非常美丽,也省电(根据下面的回复找了一张图片,晚上看上去的效果如图,不是自发光,是反光),第一次开这样的路时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可思议,既实用,又美观,国内没见过类似的设计,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引进;
 : 2.小镇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离路口大约100m的地方各有一个线圈,用于感应来车,晚上道路上车比较少的时候,即便前方路口是红灯,如果两个侧向方向上没有来车,当你开到线圈上时红灯会自动变成绿灯,可以不停车甚至不用减速直接通过,这个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但我想这个可能比较适合美国的国情(行人/非机动车少),国内偏僻的地方也可以考虑引进,安全性还有待考虑。
 :
 --
 FROM 211.99.9.*
 
- 个人美国自驾后,印象比较深、或者觉得做的比较好的几点:
 1. 反光道钉的设计,第一次体验时很惊艳,不知道是什么,还以为路面装了灯;
 2. 阶梯型限速,密集的限速牌,从70->50->35->15...,不会像国内从120一下限速到40;
 3. Carpool的设计;
 4. Stop标志,车辆必须完全停住;
 
 【 在 Jaguar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1. 高速公路不同车道间的线,是用会反光的小方块间隔铺成的,有点类似于我们有些路段的猫眼石,不过是会反光的黄色小金属块,突出地面大约2cm高,晚上开车时,在车灯的照耀下,前方感觉1KM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反光,看上去非常美丽,也省电(根据下面的回复找了一张图片,晚上看上去的效果如图,不是自发光,是反光),第一次开这样的路时觉得这样的设计不可思议,既实用,又美观,国内没见过类似的设计,我个人觉得可以考虑引进;
 : 2.小镇十字路口,四个方向离路口大约100m的地方各有一个线圈,用于感应来车,晚上道路上车比较少的时候,即便前方路口是红灯,如果两个侧向方向上没有来车,当你开到线圈上时红灯会自动变成绿灯,可以不停车甚至不用减速直接通过,这个设计也非常人性化,但我想这个可能比较适合美国的国情(行人/非机动车少),国内偏僻的地方也可以考虑引进,安全性还有待考虑。
 :
 --
 FROM 123.58.117.*
 
- 就是漆黑的时候才有用啊,白天反而不需要。
 
 感应线圈说了,适合人少的地方可以尝试。
 
 
 【 在 sunniehappy 的大作中提到: 】
 : 乌漆嘛黑成这样还吹呢。。。
 : 那个感应线圈,确实晚上有用,大多都设置在车少的地方
 : 你试试在北京整这个,各个路口都排队等车,你让人家算法活不活了
 --
 FROM 36.112.92.*
 
- carpool我个人觉得不适合国内使用。
 
 美国1000人平均汽车拥有量是800+,国内是100+,差的太远,在国内的道路上跑的车大多是carpool的情况,划了carpool专用道会更堵。。。。。
 
 
 【 在 flyacat 的大作中提到: 】
 : 个人美国自驾后,印象比较深、或者觉得做的比较好的几点:
 : 1. 反光道钉的设计,第一次体验时很惊艳,不知道是什么,还以为路面装了灯;
 : 2. 阶梯型限速,密集的限速牌,从70->50->35->15...,不会像国内从120一下限速到40;
 : ...................
 --
 FROM 36.112.92.*
 
- 还有一个,无红绿灯路段左转掉头缓冲区。
 --
 FROM 61.48.40.*
 
- 多年前记得讨论过,结论是真实行了,会利好淘宝上卖假人模型的……
 
 【 在 JaguarOne 的大作中提到: 】
 : carpool我个人觉得不适合国内使用。
 :
 : 美国1000人平均汽车拥有量是800+,国内是100+,差的太远,在国内的道路上跑的车大多是carpool的情况,划了carpool专用道会更堵。。。。。
 : ....................
 --
 FROM 123.58.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