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大神,就比伪专家和自媒体那些强点点而已。
星网发射,现阶段的发射量用CZ就行,发射场/工位比以前多。民营的要切一块蛋糕吃,那还得证明自己的发射成功率,在此基础上他们还要被招标压价倒逼去降成本。
运营星座的公司可不管是不是可回收火箭,就看是不是成功入轨,发射价格如何。
至少目前的阶段里,回收跟成功率有点矛盾,回收也未必更省钱或者更快捷。
有公司就是拿别人的发动机攒火箭的,垂直回收不过是玩控制而已,回收成功了,就考验他们的发动机检测和翻新能力了。
不吹不黑,关注后续发射招标结果,就能将来知道各家的相对实用程度如何了。
靠回收火箭赚钱是个长线生意,他们可没有马斯克那种自产自销的发射订单。而航天本身的长期商业盈利模式都还不明朗呢。
倒是玩固体火箭的可以拿太空军快速补网的订单。
我觉得现在搞液发回收技术的只能两个方向搵钱,一是融资,二是研发资助。
【 在 cf5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神觉得最快可回收啥时候能干成 星网发射要用的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0.*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