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能搞定电磁弹射,解决不了C919被卡脖子的问题?
跟脑子不清楚的人说话真累,自己也说了国产的达不到需要的技术指标,又不承认被卡脖子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先捋捋吧!军用装备基本不需考虑经济性维护性,也不需参与什么竞争。民用大机要和波音空客两大巨头贴身竞争,还要把希望寄托在国外不对你禁运,从一开始就是一条死胡同,这不基本快到头了。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FROM 218.108.210.*
这个事情,其实本来CJ-1000就是部分依赖外国供应部件的替代产品。这些年一直在寻求关键部件的国产化,而且看起来进度还不错。只是现在的情势突然要全面国产化全面替代的样子,就算没技术障碍走合格认证什么的也没那么快。
等等就等等吧,今明两年产多少只是暂时的,也不是急需的。
如果急需的话,WS20也不是不能用,不用WS20顶就是还没那么急。
【 在 darkguest23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FROM 125.33.200.*
显然,不是技术问题,存在市场选择行为。
【 在 darkguest23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FROM 221.216.117.*
不是一个层次的难度。专项攻关和成体系技术换代的区别。
C919要想不被卡脖子至少要有F1中游车队车型的水平。汽车发动机都做不好去做航空发动机,我是不敢想的。
【 在 darkguest23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FROM 223.104.41.*
这是一盘大棋,是东大给西大一个示好的机会
【 在 darkguest230 的大作中提到: 】
: 发自「今日水木 on LIO-AN00」 ...
--
FROM 120.229.47.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