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天龙的海上台子建的有点儿意思
火箭正下方直怼海水
冷却水那套都省了
对了路面还没硬化
看得出来很赶工期
--
FROM 223.104.40.*
以前有固体火箭驳船发射就是驳船尾部弄个悬空的平台。
但是,火箭太重的时候就没法这么弄了,太影响整体重心了。
【 在 fox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箭正下方直怼海水
: 冷却水那套都省了
: 对了路面还没硬化
: ...................
--
FROM 125.33.200.*
这是试验台,和开到近海发射火箭的是两码事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有固体火箭驳船发射就是驳船尾部弄个悬空的平台。
: 但是,火箭太重的时候就没法这么弄了,太影响整体重心了。
--
FROM 116.237.115.*
如果是落地平台的话,大概可以不考虑重心变化。什么地方弄个镂空区导流发射区和吊架支架区,另外弄个服务区甲板就行。
如果是浮动台的话,就有同样的问题。
跟试验还是发射没多大关系。
【 在 oBigeye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试验台,和开到近海发射火箭的是两码事
:
--
FROM 125.33.200.*
可以另一端加配重。容易,不算什么大事。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前有固体火箭驳船发射就是驳船尾部弄个悬空的平台。
: 但是,火箭太重的时候就没法这么弄了,太影响整体重心了。
--
FROM 125.33.200.*
如果有支脚的问题不大,但会限制发射位置在浅海。想必也有点海底基础条件的限制吧。这只是解决了居民安全问题。
漂浮的那种,发射(和回收)时会有受力和重心变化的,用可调配重设施调节速度可能跟不上。
现在用的驳船已经动辄10万吨了,似乎还是不能把超重型火箭悬在一端那么做。
那种动态定位的不坐底油气平台其实早就有了。可以拖着走到深海区。把火箭放在平台的镂空中间位置就行。
【 在 gearth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另一端加配重。容易,不算什么大事。
--
FROM 125.33.200.*
海上台子的优点是,可以拉赤道发地球同步定点卫星
偏离赤道发的地球同步卫星都是绕赤道上的一个地点走8字,想让卫星盯着一个地方,还要用燃料调整轨道
低轨卫星绕着赤道上所有地点走8字,想盯着一个地方,等下一圈绕回来再说
【 在 foxgod 的大作中提到: 】
: 火箭正下方直怼海水
: 冷却水那套都省了
: 对了路面还没硬化
: 看得出来很赶工期
: --
: 发自xsmth (iOS版)
: --
:
--
FROM 14.15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