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B-21,一些活美国人干的也不慢
看来之前的视频都是假的,几年前的视频里B21挨个起飞,形成空中梯队。
相比起来,西飞的H20还不算太慢,有希望赶上。
【 在 NorthWestPAK 的大作中提到: 】
--
修改:lxku FROM 114.254.2.*
FROM 114.254.2.*
不是B2,我记得很清楚,是一个B21量产以后,大量起飞的视频
【 在 abb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看的是不是b2?
--
FROM 114.242.9.*
呵呵,米波雷达为什么不能测速和定位?这个领域有这么傻吗?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米波雷达不能准确定位,不能测速,不能判断对方机型,这你应该知道吧?
--
FROM 114.254.2.*
多个卫星可以接力紧盯某个区域,以现在的探测能力,一般的云雾都可以穿透。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越说越科幻,刚才那哥们的米波雷达还靠点谱。如果卫星老能挂在敌机场上空,而不是必须几个小时绕地球一周,敌上方又是一直是白天,晴空,不得施放烟幕,那么可见光肯定没问题。SAR雷达则要求敌机一定要保持静止,配合扫描。你这不是作战,是闹着玩,在占领敌机场之前没有可操
: 作性
--
FROM 114.254.2.*
可以用数学模型推算出来,这不是雷达的问题,而是数据处理的问题,或者说就是个数学问题。米波的穿透力较强,如果功率足够大,可以把对方飞行员烤熟。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测不准,出来的数没有参考价值,等于是不能测。微波的波长越小,空间分辨率才能越高。探测大气层内的空中目标,合理的波长只有厘米波,所有的隐形机都是针对这一波段。而且米波不好加特征,敌很容易干扰
--
修改:lxku FROM 114.254.2.*
FROM 114.254.2.*
三种情况
1,没有飞机
2,飞机位于某区域中间
3,飞机偏移一个机身的位置
这三种情况的米波雷达的反射波会是一样的吗?反射波不可重复吗?
核心问题是你的数学方法不行,只能处理简单明了的雷达信号,对于这种需要多次反推的雷达信号没有数学能力...我感觉我可以试着去申请一个工程院院士了,呵呵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基本物理原理的制约。米波的回波信号里,左翼和右翼的回波到达时间差不到半个周期,怎么分辨细节?厘米波好几百个周期差出去了。数学计算也要有合理的原料,只给你几百比特的0101,如何算出高分辨率的飞机影像?从一锅玉米糊糊里做出香喷喷的米饭来,靠厨艺哪能做到
--
修改:lxku FROM 124.64.22.*
FROM 124.64.22.*
我当然知道这个频段的电磁波容易被干涉和衍射,所以你这样的水平搞不了啊,但有人能搞啊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查一下电磁场基本原理好不好?米波走的线不够直,不能集束精确对准某个方向。要不要试一下中微子通讯、引力波通讯?
--
FROM 114.242.9.*
这一块肯定能用数学方法搞定,相信我的直觉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然没这能耐,如果你能搞,或者知道别人能搞,请向朝廷举荐,不必谦虚。这可不是开玩笑
--
FROM 114.242.9.*
其实还有个好方法来实现巨大的天线阵列,就是在卫星上拖拽一根长长的天线。外太空什么都没有,但有的就是空间,多么大的天线上了天,都不算大。
【 在 liaoxuxu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也不可能突破热力学第二定律、采样定律等基本原理的限制。现在中、丑搞的号称可以破隐形的米波雷达,都是用无比巨大的天线阵列,让长波尽量集中在一个方向,并且提高发射功率,增强回波信噪比。尽管如此,取得的数据仍然不能精确到用于生成射击诸元的程度
--
FROM 114.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