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星舰隔热瓦问题多多,V3试飞将推迟到明年
本来就是人类从来都没解决的老大难问题。
人类技术的尖峰探索,成功要祝贺,不成功也不丢人。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事情,从IFT3前就说了半天,预言解体,预言气动面前缘耐热不足,说了部分解决。到现在还这样。
: 马粉们觉得这回胜利了,赢麻了完全听不进去。
: 我前几天跟帖也有个分析,说了掉瓦和缝隙处内部的烧蚀,说了龙飞船的半烧蚀,说了NASA的相关技术储备,结果那跟的帖子可能被cococi删掉了。
: ...................
--
FROM 87.169.247.*
其实是要探索和改进的地方太多。
所以每次都是改一大堆。
一级回收也是每次都在改进啊,不是准备复用1级了么?
【 在 wuspd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以二条腿 走路
: 一路继续死磕防热全回收星箭
: 别一路当超重型鹰9火箭用
: ...................
--
修改:EricCartman FROM 87.169.247.*
FROM 87.169.247.*
谁认为不是个事了? 你自己认为的吧?
从铺设隔热瓦的第一天起大家就在讨论怎么能吧隔热瓦弄结实。 所以搞了好几种固定方法,然后还铺了又拆,铺了又补的,每次都在折腾隔热瓦。每次都在改进隔热瓦。
水木墙里的人就别自己立个靶子自己打了。先看看墙外再拍脑袋。
人类至今没有回收过第二级火箭最大障碍就是隔热。你嘴皮子一张,自己立个靶子还打得来劲了?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他这是鸡毛尖峰探索,之前很多人就说明这里的问题了,他认为都不是个事。
--
FROM 87.169.247.*
什么叫才发现问题? 问题一直都在,只是spacex要彻底解决一下。
航天飞机的隔热瓦脆弱,容易脱落,种类很多,形状各异,很多地方都是不同的形状,固定方式复杂,要用粘合剂。 每次任务之后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检查修补隔热瓦。
航天飞机发射成本里面很大一部分都是处理隔热系统的。
星舰隔热瓦是铆接的,基本都是同一个形状,大量重复,容易检修更换。只有做到又可靠又方便才能快速重复发射。像航天飞机那样每次都检查几个月,结果还被砸烂的情况是不可接受的。
你们都能看到问题,美国人自己会不知道?航天飞机都炸了他们不是最清楚难点在哪里么?至于spacex能不能解决那要看人类工程能力了。就算spacex解决不了,目前也没有看到谁能解决的。
当然我这是对牛弹琴,你这种人不想听的东西跟你说也没用。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是50年前做航天飞机的老工程师就知道的事情,现在的美国新一代才发现这些问题啊?
: 估计下一代的美国人会说,我有重大的发明,一硫二硝三木炭,就能做火箭燃料啊...
--
修改:EricCartman FROM 87.169.247.*
FROM 87.169.247.*
还是你最厉害。上嘴皮子一碰下嘴皮子,就是错误的科技树。键盘侠就是你这样的人。
你牛逼,有种别抄作业,别照着做。
什么千帆,什么星网,什么长征9号,都别搞啊,做什么模型,做什么ppt啊,都是错误的科技树。原来航展上那模型都是忽悠外国人的啊。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国人为什么不会去搞这样一个错误的科技树?因为我们不想做一个可以轰炸全球,毁灭全人类,还能不依赖地面救援的返回式火箭。
: spaceX做的这样一个返回式大火箭,是以毁灭全人类为目的,充分表现了犹太人的邪恶本质,必将彻底失败。
--
FROM 87.169.247.*
我怕你不知道,告诉你一下:
按你所说的最简单最安全的返回方式,spacex已经发射了74人次了。
中国是42人次。
知道差距赶快追赶就是了。像你这样的鸵鸟,才是阻碍进步最大的障碍。
【 在 lxku 的大作中提到: 】
: 最简单安全的返回方式,就是带有降落伞的返回舱,再加上地面或海面的救援。
: 中国人搞什么东西,难道都是抄别人的吗?我们只不过不会为了创新而去走邪路。
: 你们这个傻大笨粗的火箭是科技文明的倒退,还不如前苏联的火箭。
: ...................
--
修改:EricCartman FROM 87.169.247.*
FROM 87.169.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