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霉菌开始使用spaceX的发射能力建设通讯和制导网络
这是大概二十多年前国内一次什么竞赛里提出的概念设计,但是这个相当于同归于尽的手段,留在太空的垃圾占据轨道的时间远远比几年长,同时碎片并不局限在低轨,所有进入地球轨道的航天器都会有很大机率被击中,人类的航天应用基本上要停滞几十年时间。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前边不是说了,算好进动,逆行交叉轨道撒沙子。
: 这个沙子云可以一圈圈地转挺久,被击中的卫星可能解体产生更多碎片。
: 最终的结果是低轨道面层垃圾化,发射卫星需要穿越时要冒着撞到碎片的危险。这个状态可能持续数年。
--
FROM 114.250.176.*
不需要铁球,相对速度非常高,几克的碎片就够击穿了,空间站被击中很多次了,有记录你可以去查。大于10厘米的碎片,离空间站如果距离过近就需要规避了,空间站有几百吨,也要避让这么小的碎片。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大概率是扯
: 就算是低轨,整个轨道的面积至少相当于地球表面
: 要在这么大范围内撒满足够造成杀伤的垃圾,得发射多大质量才能满足?
: ...................
--
FROM 114.250.176.*
我很久之前参与过空间碎片管理的相关项目,模糊记得地球轨道上10厘米以上的碎片有10万左右,每个碎片的轨道都一直被西大和欧洲的天文观测长期跟踪,网上有个数据库能下载,更小的不计其数。按照那个同归于尽的设想,经过一系列的连锁碰撞,最后产生的10厘米以上碎片数量至少是百万级的,也可能是千万级。
近地空间的确很大,只要在轨时间够长,被击中是早晚的事。即使是现在这个碎片密度,空间站这种几百平米的目标在1年之内被一个碎片击中的概率就非常高了,我们的空间站已经被击中过了,这次飞行任务就有加防护罩的任务。
所以不是不能发射卫星,只是长期安全运行的概率很小。
【 在 mdkkurt 的大作中提到: 】
: 实际上你肯定得把这个铁球分散变成很多小铁球。不然的话单个击中的概率能有多高呢?
: 当然这个还是有优化的余地。比如设计能覆盖几个主要轨道的碎片云不一定要像一个球面一样完全覆盖。
: 但如果做不到像球面一样覆盖,那就肯定还有空隙。别人一样可以穿过这个空隙再发射卫星,你还是做不到完全封锁。
: ...................
--
FROM 114.25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