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霉菌开始使用spaceX的发射能力建设通讯和制导网络
一条沙子云只需发射10吨载荷到540/550公里轨道,扫清一整条轨道的星链卫星。
这个的后续是,这个云带还会继续进动,摧毁下一条星链轨道。与目标星座轨道相向进动,这也是选择逆行轨道的另一个原因。
另外,沙子云还可能同时跟其他倾角的多条轨道交叉。
在这个过程中,被摧毁的星链会产生更多的碎片。
这就是以很小代价确保天基系统互相毁灭,进而保证核互相毁灭的威慑。
【补充:最初的设想是精准地同轨道,逆向对撞,先一圈全灭一条轨道。后来觉得这种粗放的全面打击不用那么精确也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可以降低对测控资源的依赖。其实两种模式都行。】
WUSPD这个说中文的人似乎很为中方运力不足而高兴,可惜的是他的脑子没法理解西方没灌输给他的东西。
补充:这类话题,他总是要辩个兔子被压倒击败他心里才舒服。没出去的石平类人物吗?
【 在 MidNi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并不认为要10厘米以上的碎片才能有毁伤效果。
: 事实上,我粗略计算过,1毫米直径的硬塑料颗粒以7.8千米/秒的速度打静止靶,动能相当于勃朗宁手枪弹的1/10。
: 如果逆行轨道双方以同样的速度高速对撞的话,毁伤力会更大。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0.*
FROM 125.33.200.*
你说的这个次生碎片问题,任何毁伤式反卫星手段都会存在。而你说的长年经受风险,跟我说的先用沙子云迅速定向批量对撞毁伤也不是一回事。
你“模糊记得”的碎片数字,看起来只是搜索网页得到的内容。你说的西大机构,其实是他们的太空军。
所以在一个对方军事化太空,谋取单方面核优势的应用讨论帖里,你对着反卫星作战的一方说什么“人类”航天活动停止,其中隐然透露出的责怪,按道理首先应该归属于对方的太空军吧?
【 在 sthgot2give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很久之前参与过空间碎片管理的相关项目,模糊记得地球轨道上10厘米以上的碎片有10万左右,每个碎片的轨道都一直被西大和欧洲的天文观测长期跟踪,网上有个数据库能下载,更小的不计其数。按照那个同归于尽的设想,经过一系列的连锁碰撞,最后产生的10厘米以上碎片数量至少是百万级的,也可能是千万级。
: 近地空间的确很大,只要在轨时间够长,被击中是早晚的事。即使是现在这个碎片密度,空间站这种几百平米的目标在1年之内被一个碎片击中的概率就非常高了,我们的空间站已经被击中过了,这次飞行任务就有加防护罩的任务。
: 所以不是不能发射卫星,只是长期安全运行的概率很小。
: ...................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0.*
FROM 125.3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