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根本没有所谓的殖民火星计划
拿钱未必,赚流量是真的
【 在 il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嗯,稍微读过书有点智商的都不会相信。但架不住网上一堆带拿钱发帖的时不时高潮一下,哎。 ...
--
FROM 221.216.116.*
预测不是算命。有原因有分析才有结果。
我现在不关心星舰10飞。如果没话说就闭嘴是我的选择。有些话我也不想说了给人抄。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哈哈。你预测下星舰第十次试飞的结果吧
:
--
FROM 125.33.200.*
还在嘴硬。
火星上的水和大气原料可以直接用吗?需要的前处理设备和工艺,后续液化、成品和中间缓冲料的储运你考虑了吗?
以空间站那个反应器规模增大10倍,需要消耗多少耗材多长时间才能产出足够多的燃料?这些都不需要从地球运过去,设备也不需要维护?
供电不出问题因为它没有活动部件,只是老化。燃料工厂一样吗?而且燃料生产的环节很多,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完蛋了。
你就只有抄资料的能力,没带你自己的脑子和工程常识。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呵呵。这些都是简单成熟的技术。火星居住点需要大规模太阳能发电能力,面板数量巨大,搞什么自动还不如宇航员人力手动铺设。至于先期小型设备的面板展开,去看看各个火星车视频吧。至于说什么供电,旅行者号快50年了供电出问题了吗。电解水制造氢气氧气、利用二氧化碳和氢气制造甲烷的萨巴蒂尔反应等等在国际空间站早已运行多年。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0.*
FROM 125.33.200.*
有啥问题?
空间站的成功不是证明一年补给一次就能在封闭空间运行十几年
这不是技术已经成熟的标志么
【 在 ingwt (i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逻辑有问题啊,以你的见识,不仅需要一个巨大运力的火箭,至少还需要一个巨大的空间站。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
: : 空间站的成功,我觉得一点技术难度都没有
--
FROM 183.198.119.*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有啥问题?
: 空间站的成功不是证明一年补给一次就能在封闭空间运行十几年
空间站可以运行,是生命保障系统连续运行十几年;但是里面进行的“生产”环节都是实验性质的,没有“量产”。
如果在火星上,只是维持几个宇航员像现在空间站一样的“生活”的话,理论上两年补给一次,是可行的,只是成本要是现在的10倍往上,起码相当于维持10个ISS,这个主要是经济因素。
当然,另一个重要的制约是宇航员长时间远离地球所带来的心理问题,以及往返这么远,万一生病啥的,以及系统故障的救援,是很难解决的。目前在低地球轨道,最长几天,快的话几个小时,宇航员就可以返回地球。
: 这不是技术已经成熟的标志么
: ...................
--
FROM 14.154.124.*
那你说的就是一个成本问题
如何扩大规模问题
并且你也没说明为啥就不行
并且我的观点,星舰这个大小火箭搞火星殖民相当不划算
对项目前景完全不看好
但目前我观察到的,计划还是有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也在推进的
不是纯粹的骗人
【 在 missinfailed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啥问题?
: : 空间站的成功不是证明一年补给一次就能在封闭空间运行十几年
--
FROM 183.198.119.*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的就是一个成本问题
: 如何扩大规模问题
这个就是瓶颈呀,就像欧洲军费2%,提高到5%就受不了了。你把ISS费用扩大10倍,丑国花儿姐也不出不起钱
: 并且你也没说明为啥就不行
现在空间站、火星探测器、月球车上都可以“生产”些例如建材、燃料,但是这都是“实验”性质的,产出几克就完成任务了。但是要扩大到吨、几百吨级别,还有很多技术难题。
举个栗子,人工合成钻石,现在是可以很便宜了,但是二十年前,比天然钻石还贵。你说原理验证到“量产”有多少技术问题?
: ...................
--
FROM 14.154.124.*
规模扩大就要多考虑很多问题,就比如空间站可以变轨所以可以不比考虑碰撞问题,但是火
星居住区变大了就得考虑陨石和沙尘暴的问题.这种大规模的东西生产和验证周期都很长(
可以参考詹姆斯韦博望远镜用了多久), 如果真的想在星舰成功就开始验证的话,现在应该
早有雏形了吧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那你说的就是一个成本问题
: 如何扩大规模问题
: 并且你也没说明为啥就不行
: ...................
--
FROM 203.208.61.*
你就别说了
你从来都没稍微哪怕一点说清楚为啥不行
只是强调难,殖民火星当然难
你是畏难而退,和马斯克不是一路人
【 在 MeiYou9 (onanHP) 的大作中提到: 】
: 规模扩大就要多考虑很多问题,就比如空间站可以变轨所以可以不比考虑碰撞问题,但是火
: 星居住区变大了就得考虑陨石和沙尘暴的问题.这种大规模的东西生产和验证周期都很长(
: 可以参考詹姆斯韦博望远镜用了多久), 如果真的想在星舰成功就开始验证的话,现在应该
: 早有雏形了吧
--
FROM 101.25.96.*
升到5%不也可以了么
航天计划因为缺钱而终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苏联登月不就是后来不给钱就夭折了
航天飞机也一样
马斯克搞钱能力很强,也有钱
目前重挫,好朋友没能进NASA,缺了一大助力
你要说明为什么马斯克搞不到足够资金才行
【 在 missinfailed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你说的就是一个成本问题
: : 如何扩大规模问题
--
FROM 101.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