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根本没有所谓的殖民火星计划
有啥问题?
空间站的成功不是证明一年补给一次就能在封闭空间运行十几年
这不是技术已经成熟的标志么
【 在 ingwt (inter)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的逻辑有问题啊,以你的见识,不仅需要一个巨大运力的火箭,至少还需要一个巨大的空间站。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是的
: : 空间站的成功,我觉得一点技术难度都没有
--
FROM 183.198.119.*
那你说的就是一个成本问题
如何扩大规模问题
并且你也没说明为啥就不行
并且我的观点,星舰这个大小火箭搞火星殖民相当不划算
对项目前景完全不看好
但目前我观察到的,计划还是有的,技术上也是可行的 ,也在推进的
不是纯粹的骗人
【 在 missinfailed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有啥问题?
: : 空间站的成功不是证明一年补给一次就能在封闭空间运行十几年
--
FROM 183.198.119.*
你就别说了
你从来都没稍微哪怕一点说清楚为啥不行
只是强调难,殖民火星当然难
你是畏难而退,和马斯克不是一路人
【 在 MeiYou9 (onanHP) 的大作中提到: 】
: 规模扩大就要多考虑很多问题,就比如空间站可以变轨所以可以不比考虑碰撞问题,但是火
: 星居住区变大了就得考虑陨石和沙尘暴的问题.这种大规模的东西生产和验证周期都很长(
: 可以参考詹姆斯韦博望远镜用了多久), 如果真的想在星舰成功就开始验证的话,现在应该
: 早有雏形了吧
--
FROM 101.25.96.*
升到5%不也可以了么
航天计划因为缺钱而终止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苏联登月不就是后来不给钱就夭折了
航天飞机也一样
马斯克搞钱能力很强,也有钱
目前重挫,好朋友没能进NASA,缺了一大助力
你要说明为什么马斯克搞不到足够资金才行
【 在 missinfailed (missinfailed) 的大作中提到: 】
: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那你说的就是一个成本问题
: : 如何扩大规模问题
--
FROM 101.25.96.*
在火星上建造电解水工厂并制造返回火箭燃料:
需要大约200 m? 光伏阵列来维持日夜持续 ~10kW 功率;
用防撞层和静电/机械清灰应对陨石与沙尘;
需要10–20 人型机器人辅助部署,后端5–10 人维护;
备件储备约100–200 kg备用设备。
这个有啥办不到的?
【 在 MeiYou9 (onanHP)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觉得可以,那请问,要在火星上建一个电解水制造返回燃料的工厂,需要铺多少太阳
: 能板?太阳能板怎么防陨石撞击?怎么清理浮灰?铺设太阳能板需要多少什么设备?需要多少
: 人力?维护这些设备又需要多少备件?这些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就说可以是不是有点太武断了
: 点?
--
FROM 39.144.87.*
若目标是全天候连续运行,估算工厂均需约 10 kW 持续功率 ?。
火星太阳辐射约为地球的 44%,约 590 W/m?(晴空条件) ?。
假设光伏转换效率 20%、系统利用率 50%,则峰值功率估算如下:
每平方米峰值发电 ≈ 590 W × 20% = 118 W
实际有效发电约 59 W(考虑白天/灰尘/角度等因素)
为获取 10 kW 平均功率,需要:
总面积 ≈ 10,000 W ÷ 59 W/m? ≈ 170 m?。
若要提高冗余与可靠性,通常设计会取 200–300 m? 光伏面积为宜。
【 在 huangk (沉默的大多数) 的大作中提到: 】
: 在火星上建造电解水工厂并制造返回火箭燃料:
: 需要大约200 m? 光伏阵列来维持日夜持续 ~10kW 功率;
: 用防撞层和静电/机械清灰应对陨石与沙尘;
: 需要10–20 人型机器人辅助部署,后端5–10 人维护;
--
FROM 39.144.87.*
并且我答不答得上来
和马斯克的计划没关系
你是想说这些东西无法解决,所以计划是假的么?
那你就说说这些问题为什么无法解决
不要整天说空气
【 在 MeiYou9 (onanHP) 的大作中提到: 】
: 如果你觉得可以,那请问,要在火星上建一个电解水制造返回燃料的工厂,需要铺多少太阳
: 能板?太阳能板怎么防陨石撞击?怎么清理浮灰?铺设太阳能板需要多少什么设备?需要多少
: 人力?维护这些设备又需要多少备件?这些问题都回答不上来就说可以是不是有点太武断了
: 点?
--
FROM 39.144.87.*
对,要说出具体问题来
火星除尘难点
火星灰尘含静电,易粘连,对光伏板效率影响严重,每天约损失0.2%功率 ?。
地球端机械除尘常会刮花,在火星环境更难以长期可靠使用。
四类除尘方案对比
1. 电动除尘器(Electrodynamic Dust Shield, EDS)
利用透明电极施加高压脉冲电场,使尘埃“跳出”表面。
优点:无机械接触,可自动运行;已实验验证适用火星和月球 ()。
挑战:需要稳定电源、高压耐久性设计、长期可靠性验证。
2. 振动/共振清灰(Chladni振动、整体振动)
对板体施加特定频率震动(如Chladni图案),使尘埃脱落 ?。
优点:结构简单,不直接刷板;
局限:效果受封闭环境空气稀薄影响,可能对细颗粒弱,频繁振动易造成损伤。
3. 机械清扫+风力辅助
比如用机器人手臂抖尘+沙粒辅助吹扫 ?。
优点:已在地球InSight实验中见效;
缺点:依赖微风及机械系统,故障率高、覆盖面积有限,人工维护成本大。
4. 涂层防尘与自洁表面
纳米涂层(如透明氧化铝锌贴膜、TiO?涂层等)提高抗静电性、防粘尘 ? ?。
优点:持续防污少维护;
缺点:涂层耐久性需验证,表面长期性表现未知。
纯机械清洁在火星不可靠,风沙损伤快;
电子/电场振动方式更适合,目前科学研究结果支持;
增加防粘涂层与机械备份可提升整体系统稳定性;
未来火星基地应选择“自动+冗余式”清扫架构来兼顾长期效能。
提出具体问题,可以一一进行深入探讨
变成一个技术探讨,不要变成一个提出疑问就去否定目标的阴谋论去
【 在 MeiYou9 (onanHP) 的大作中提到: 】
: 地球上太阳能板是要用水冲的,机械除尘的话没几天就刮花了,难道你用玻璃表面吗?
: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3.104.42.*
1. 陨石 / 微流星体撞击概率
火星表面每年有 280–360 颗陨石(直径 ≥8 m)撞击,来源为 NASA Insight 观测与地形对比测算 ?。
微流星体(直径 <1 mm)全年落尘量达 2,700–59,000 吨,相当于每平方米稳步累积尘埃 ?。
虽然直径 ≥1 cm 的微流星撞击事件稀少,但光伏阵列大面积部署(如几千平米)下,年撞击几率不容忽视:每年可能遭遇数次小块撞击,对板体产生划伤或打孔风险。
2. 防撞需求:面积与打击预期
假设光伏阵列覆盖 2,000 m?:
若微流星平均分布,年降尘质量估计为 540–11,800 kg,其中大多数为微粒;
尽管大微粒撞击概率低,但每年几百吨降尘意味着存在 频繁小颗粒与偶尔大碎片撞击的高风险环境;
光伏板规模越大,发生小孔或划伤的概率随面积线性增加。
Whipple Shield: 已用于航天器防护小至1 cm撞击物,可按面积量身定制,但对大阵列质量负担明显 ?;
EDS、振动与涂层组合适用于高频小粒尘埃环境;
机械系统则作为低频补充,处理偶发较大颗粒,同时平衡复杂度和维护成本。
实用策略建议
1. 重点防护区域(如逆变器、电缆接口、支架结构)采用轻盾;
2. 主阵列区部署自动清尘系统:使用 EDS + 振动 + 防粘涂层组合;
3. 支援模块,由机器人定期替换或者修复受损单元;
4. 系统冗余设计:板体损伤允许少量失效,不影响整体发电。
小结
火星上的撞击与降尘风险高,尤其对大面积光伏阵列而言,小粒与微撞击频率高,累积损害不容忽视。
防护策略应兼顾“高频小损害”与“低频大撞击”:采用轻盾防大、自动清尘防小 + 机械备援。
按照预计撞击概率与防护有效性设计,能较好平衡重量成本、运维复杂度与长期可靠性
【 在 MeiYou9 (onanHP) 的大作中提到: 】
: 而且什么防撞层能挡住陨石?
:
: 【 在 huangk 的大作中提到: 】
: :
--
FROM 223.10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