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不是说气馁的话,我国发展大飞机并不是迫在眉睫的事儿
军工除非是侵略成性的国家,一般是没有经济收益的。
用强大而民用航空航天工业支撑军事航空航天可能更好。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商业大飞机不上量,搞不了多大的产业。
: 中国的航空产业链,有军机支撑就已经很好了。几百架运20,未来的h20,还有上千战斗机,直升机,已经很大了。
--
FROM 218.82.14.*
积累数据是最难的。
机械工业,工艺、材料等很多细节,都是长年累月积累经验。
【 在 Jeff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类似发动机就差积累数据,来满足运营条件了。这次卡发动机对中国航发是好事,和气馁没关系,应该高兴,能加快国产化进度。
--
FROM 218.82.14.*
问题就是这个。
欧美的RR,PW,GE都是几十年的积累了,
时间又不能压缩,经验也借鉴不到的话,追赶就很难
【 在 JeffM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不难。30年前,测试经费和平台都是大问题。现在都不是问题,问题是民航东西安全性要求高,测试太花时间。
--
FROM 218.8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