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我国成功发射星网首批卫星互联网低轨卫星
- 对,是这个新成立的卫星制造公司,要是后续卫星特别便宜,不一定挣钱,你看马斯克的卫星未来100万美元一颗,要是国内2000万一颗,功能要是多点,可能真的不挣钱。
 
 民用的发射节奏和数量应该不涉密把
 【 在 FLYCN 的大作中提到: 】
 : 说的是航天科技商业卫星公司吧,几千上万颗星的大市场,怎么可能不挣钱,后续是不是五院的菜不一定。
 : 发射节奏和数量涉密吧,知道也不能说( ?_? )?
 : 看公共媒体的新闻稿吧,大差不差
 --
 FROM 123.118.126.*
 
- 二代星就是降成本走量的,是民营国企全动员,星网的星也不都是国企做的,成本马斯克不一定拼的过国内。
 你认为星链是纯民用么?最起码国内现在涉及到航天的,都多少涉密
 【 在 cf515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是这个新成立的卫星制造公司,要是后续卫星特别便宜,不一定挣钱,你看马斯克的卫星未来100万美元一颗,要是国内2000万一颗,功能要是多点,可能真的不挣钱。
 : 民用的发射节奏和数量应该不涉密把
 --
 FROM 36.112.187.*
 
- 满满的年代感
 【 在 karolkidmy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发黄的背景颜色,还以为是旧报纸
 : 仔细一看时间,刚刚啊
 : 祝贺!
 : ...................
 --
 FROM 222.65.161.*
 
- 要发射12000多颗,就是1000次发射,火箭要是不能回收,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思路应该是联合国内的通信公司,加大卫星的功能,1个顶是5个,就只有200次的发射任务.
 【 在 aki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upload=1][/upload]
 --
 修改:WHGETKMD FROM 14.134.16.*
 FROM 14.134.16.*
 
- 肯定能回收的,马上就低科技了
 【 在 WHGETKMD 的大作中提到: 】
 : 要发射12000多颗,就是1000次发射,火箭要是不能回收,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
 : 思路应该是联合国内的通信公司,加大卫星的功能,1个顶是5个,就只有200次的发射任务.
 : 【 在 aki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
 --来自微水木3.5.10
 --
 FROM 114.254.3.*
 
- 可以吧,最新的华为mate x6应该就是连的这个,明年下半年开通
 
 
 【 在 ia 的大作中提到: 】
 : 应该不支持手机直连。
 :
 --
 FROM 120.244.236.*
 
- 作为移动通信行业技术人员想不通没有专门硬件的手机怎么直连
 
 
 【 在 aki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看上去比星链二代小不少,不知道手机直链性能怎么样
 --
 FROM 117.188.25.*
 
- 手机咋连基站就咋连卫星呗,空口都一样
 除了时延大一点之外有啥特别不一样的么?
 
 【 在 elites (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大作中提到: 】
 :  作为移动通信行业技术人员想不通没有专门硬件的手机怎么直连
 :
 :
 :  【 在 akilla 的大作中提到: 】
 --
 FROM 223.104.40.*
 
- 可能和空口协议也有点关系吧,原来移动通信的协议里也许有些时间窗口的设置是根据一般情况下基站到手机的距离来定的,这一下子基站上了太空,比那种飞个千把米几千米的临时空中基站可高多了,也许有些参数真得调整。
 
 
 【 在 PSTN 的大作中提到: 】
 : 手机咋连基站就咋连卫星呗,空口都一样除了时延大一点之外有啥特别不一样的么? ...
 --
 FROM 23.242.66.*
 
- 改基站侧的一些参数即可(例如RACH信道、调度预留时间等)。只要链路预算够,对用户可以接近“透明”。
 
 【 在 wildwolf 的大作中提到: 】
 : 可能和空口协议也有点关系吧,原来移动通信的协议里也许有些时间窗口的设置是根据一般情况下基站到手机的距离来定的,这一下子基站上了太空,比那种飞个千把米几千米的临时空中基站可高多了,也许有些参数真得调整。
 :
 --
 FROM 58.221.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