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马斯克大火箭运费200美元/公斤,长5火箭运费7900美元/公斤
债券融资啊,没几个点,空叉现在咋可能贱卖自己的股份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融资怎么可能没利息,将来等有利润了得分红的,分红就是融资的成本,也得摊薄到星舰成本上,这是将来的大头,要这么算的话,星舰成本不低。
:
--
FROM 123.116.253.*
查了一下,原来不用不锈钢是因为太重,而空叉的推力足够,不用考虑重量的问题
【 在 inter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空叉选不锈钢有点儿大力出奇迹的感觉,能够并联33台发动机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可以大刀阔斧不必抠抠索索的
--
FROM 134.238.30.164
并联发动机不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前苏联搞了,炸了4次,所以不搞了,那时候太超前了吧,成本受不了,所以不搞了。
【 在 inter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空叉选不锈钢有点儿大力出奇迹的感觉,能够并联33台发动机真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可以大刀阔斧不必抠抠索索的
--
FROM 124.65.8.*
我说的是并联33台,苏联的能比么?只要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类比电车的BMS)运行成熟,能并联330台
raptor3就算不是单发的极限,距离极限也不远了,BMS才是星舰的技术王炸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联发动机不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前苏联搞了,炸了4次,所以不搞了,那时候太超前了吧,成本受不了,所以不搞了。
:
--
FROM 123.116.253.*
都是并联,如果数量少的并联能成功,当然就可以发展更多数量的并联。所以马斯克只是继承前人的思想而已,前人成功不了是因为客观上他们还不具备一些条件罢了。
【 在 interbi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是并联33台,苏联的能比么?只要发动机管理系统(EMS,类比电车的BMS)运行成熟,能并联330台
: raptor3就算不是单发的极限,距离极限也不远了,BMS才是星舰的技术王炸
--
FROM 124.65.8.*
你这么说也对,成王败寇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都是并联,如果数量少的并联能成功,当然就可以发展更多数量的并联。所以马斯克只是继承前人的思想而已,前人成功不了是因为客观上他们还不具备一些条件罢了。
:
--
FROM 123.116.253.*
美帝吹的“1小时打遍全球”,说不定就是靠这个大火箭
【 在 seha 的大作中提到: 】
: nb直接把飞机都淘汰了,洲际飞行用大火箭得了
--
FROM 218.247.150.*
苏联没用上中国数学家冯康发明的有限元法来算,自然搞不定
【 在 newzzdx 的大作中提到: 】
: 并联发动机不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前苏联搞了,炸了4次,所以不搞了,那时候太超前了吧,成本受不了,所以不搞了。
--
FROM 223.198.82.*
并联发动机600多年前明朝万户用过,控制不好爆炸牺牲了。并联不难,难在控制
--
FROM 1.202.122.*
304L不锈钢储料罐,钢材3美元一公斤,发动机26万美元一个,还好是马一龙亲自部署,亲自指挥,要是你,得吃多少回扣啊??
【 在 larryxin (神眼微尘) 的大作中提到: 】
: 星舰物料成本一亿,研发费用一百亿美元
: 你这研发费用都不分摊吗,要不你来出?
: 【 在 ihiker 的大作中提到: 】
: : 简单计算一下成本。根据老马披露的数据,一艘星舰目前造价不到1亿美元,大批量生产后3000万,全寿命发射100次每次折30万,每次燃料钱100万,发射场和射控费用100万,总成本230万美元,全回收模式运力150吨,每千克15.3美元。
--
FROM 117.1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