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对付星链的终极大法
“你啥都不知道就臆想。真是臆想高能儿。
人工辐射带分布不大的时候,电子密度高出自然辐射好几万倍,怎么难以区分了?
只不过就算好几万倍,防护也是非常容易的(1964年的结论,现在当然更不在话下)。
它的劣化数据是针对当时未做防护的太阳能板,现在当然不可用了,不过电子密度数据是可用的,地面测试一下就知道了。”
---天然辐射虽然低,但是累计时间长,其作用的比例到底有多大,你能说清楚?而且这个东西本不是空间和时间上恒定的东西。没有长时间的时间积分数据吧?
你说防护容易,或许吧,但是现在依然有人非常担心这个因素。
“服了你了,一会儿说人工和自然难以区分,一会儿又说明显加速,你到底在说啥?
另外,这个结论有精确的理论计算和实际吻合,怎么算定性结论不算定量结论”
---那是你理解力有问题,明显加速是加速倍数定性看是明显的,但是要说损坏归因,很难说是哪个因素贡献多少。
所谓的计算,我前边说了原因了,现在就说可能过拟合和需要预测有效才算证实,你能理解吗?
另外,这个说法在打你16楼信口开河的脸,希望你不要继续信口开河了,自信满满地自打嘴巴。可能你挖到这个论文晚了点。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你啥都不知道就臆想。真是臆想高能儿。
: 人工辐射带分布不大的时候,电子密度高出自然辐射好几万倍,怎么难以区分了?
: 只不过就算好几万倍,防护也是非常容易的(1964年的结论,现在当然更不在话下)。
: ...................
--
FROM 125.33.207.*
我还真不知道,有很多不是中学生的也不知道。专业期刊的人现在也在说它的影响,并不认为对于星链这样的应用可忽略。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β射线,还是低能的,是不是容易防护,中学生都知道吧?
:
--
FROM 125.33.207.*
“呼,总算承认没有资料了。当然你可以继续信这些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中文资料。或许是从俄语抄来的?我提到的几百km无线电干扰,就是俄语资料来的。再给你一个参考,沙皇蛋45km外飞行的飞机都没掉下来。”
---我提供了其他的资料,然而你不认为太空核爆产生的NEMP可影响到550公里轨道的星链卫星。我给出的间接资料能让你这么兴奋地呼呼?不觉得你说错了?
“总算引用了一个看起来靠谱的资料了。太空核爆,对卫星的emp,就是直接的伽马射线流(当然也有x射线,不过x射线要弱多了)。800km外就只考虑总剂量了。那么问题是,不要说800km吧,1000km内,有多少颗卫星?能摧毁几颗星联?”
---对你说的伽马射线部分有点异议,不过不影响结论。
你可估计下,星链有540和550公里两个轨面,每个面72条轨道,每个轨道20多颗星。如果只求直接毁伤的话,找轨道交叉密集的地方选个合适的时间爆一下,可以弄坏多少颗。这只是立即直接毁伤的部分。
之后2周可能还有。
我只提醒你,在当初卫星很少的情况下,1弹6星。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呼,总算承认没有资料了。当然你可以继续信这些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中文资料。或许是从俄语抄来的?我提到的几百km无线电干扰,就是俄语资料来的。再给你一个参考,沙皇蛋45km外飞行的飞机都没掉下来。
: 总算引用了一个看起来靠谱的资料了。太空核爆,对卫星的emp,就是直接的伽马射线流(当然也有x射线,不过x射线要弱多了)。800km外就只考虑总剂量了。那么问题是,不要说800km吧,1000km内,有多少颗卫星?能摧毁几颗星联?
:
--
FROM 125.33.207.*
“确实没找到,还这么信誓旦旦的。那么几千km烧毁雷达还是不是真的?你的这个资料有几分可信的?”
大伊万的电磁辐射没有找到另外的来源证据,几千km烧毁雷达有可能我也说了原因。但是其他的资料你没法否认,我认为比你信口开河说靠谱多了。
“初中物理都没学好,电阻越低(只要不是零),发热越厉害。nEMP是(主要是E1类型,主要部分就是伽马射线激发的较低频电磁波)以每米多少伏特量度的。”
我说过了,在45KM的距离,如果金属外壳烧红烧化的话,更可能是由于热辐射、X射线、伽马射线这类的。感生电势也看回路大小,不光看场强和回路电阻。而且你说场强的时候,忘记了E1部分的持续时间和金属的热容量。
所以你就别信心满满地信口开河了吧。
“: 你别忘了你说错的话,一颗核弹不算什么;还有,核爆激光无法瞄准高速目标,爆一次只能打一个目标。建议你说低能儿这个词的时候,指向你自己的鼻子。
我当然没忘记直接说的话。你既然认为可以,可以贴资料说明有严肃的研究者的研究即可。”
你不知道航空激光反导和地基激光反导平台吗?至少你说无法瞄准高速目标是错了吧?为什么核爆激光的瞄准就必须用核爆的激光呢?
核爆一个弹周围放几个激光装置,各自独立的瞄准好了再击发不行吗?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确实没找到,还这么信誓旦旦的。那么几千km烧毁雷达还是不是真的?你的这个资料有几分可信的?
:
: ...................
--
FROM 125.33.207.*
这只是人工辐射带的数据,太阳能电池板自然老化和人工辐射老化的客观指标是什么,劣化速度跟辐照强度的关系如何表征,都是问题。拟合得出的数据相符只能说明自洽,预测有效才算证实。而自然辐射的数据本就不是持续恒定的。
至于太空环境爆发辐射风暴,这个跟对核爆电磁辐射所需防卫水平不是一个量级。至少在那个实验里,核爆损坏了6颗卫星,而在那时间前后,没有看到的相对频发(按10年一遇算吧)的辐射风暴导致局部时空密集的损坏以这样的规模发生。辐射风暴的强度总不会有现在跟以前技术水平不同之分吧?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
: 一点不冤枉你,臆想高能儿。我都告诉你了受损3颗卫星上都有传感器测量强度。所以在人工带里时间多长,强度多大,是有数据,而且根据这些数据画出了电子云的分布。爆前衰竭速度,爆后衰竭速度,都是有数据的,而且是3颗卫星,互相独立。为了让你这个理解低能儿理解,我也变得饶舌了。
: 16楼我说的卫星难道是指60年代前的卫星?不是现代卫星?另外,论文里比较的是平常情况下的电子密度。太空环境时不时地爆发各种辐射风暴,这个难道不是常识?
--
FROM 125.33.207.*
你说几百或者几千的话,说几千显然是假设一颗弹打1到3颗的水平,这就有点可笑了。
如果你按当初那个试验一颗,直接间接打坏6星的数字看,现在的星链密集度可大多了,应该不止6颗吧。按毁伤范围看应该也不止。
如果能找密集点打10来颗,不说完全摧毁星链,至少每一发费效比会好得多。有可能可在局地破坏星链通信一段时间。
另外,我倾向于在保证毁伤的情况下尽可能低轨,节省发射能力。
不过前提是,太空用核武成为可行的选项。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没说它没有影响。有影响,和用这个影响作为武器,在短时间内取得作战优势,是两回事。另外,太空核爆,还有垃圾碎片问题,也是长期影响。
: 难道俄罗斯人打算爆上几百或者几千核弹,耗死马斯克?我估计美国人求之不得。
--
FROM 125.33.207.*
“我当然高兴了。让你这个理解低能儿和臆想高能儿承认没有靠谱资料,太不容易了。不过我估计,你立马会否认这点,再次拿你的臆想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能不能影响到过顶的卫星,我不知道,我认为不会,这个只是猜测,如果你有确凿证据,你贴出来我就认猜错了。这些前面我都说过了,这个算什么错? ”
---当然你可以耍赖说没有实例证据,这个真没法有,现在禁止大气层中核试验,试验误伤的东西也太多了。我已经拿出专业人士对空爆电磁脉冲弹毁伤卫星的有效半径的说法了。这个你认为不算证据那就没法了。你可以自high不止,只要自我欺骗这很容易。
“星链有卫星分布图,和服务区叠加显示。看地图星链在大尺度(1000km范围内)没有明显的汇聚现象。我算了一下,半径1000km,大约覆盖27个蜂窝,每个蜂窝平均大约1颗多点,算总数40颗。这是一颗核弹的影响(不一定是杀伤)范围。
星链现在有5700颗,分布在5亿平方公里(去掉卫星很少的高纬度),大约1000km以内35颗。
两种算法基本一致。也就是说,每颗核弹影响30-40颗星链(只是影响,我瞎猜一个一半损伤),那么俄罗斯人大概需要多少颗核弹才能摧毁星链?”
首先,如果距中心的直线距离是800公里,从40公里高度起,到540,550公里轨道面上,与NEMP中心距离800公里以内的范围是个约700公里半径的圆,直径是1400公里。所以我的计算没有那么多。按我的计算需要300多颗弹。
实际上,如果只发射到20-40公里高度,加上毁伤比的因素,可能费效比更好点。
而且,不需要立即全毁,只需局部破坏即可达到目的。
这是不考虑人工电子辐射带后续影响的情况。
无论如何计算,你说的几千颗核弹的上限似乎有点太离谱了,如果你现在的计算只有100多颗的话。当然你可以一如既往地不断的修正,一直在转进不认错。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当然高兴了。让你这个理解低能儿和臆想高能儿承认没有靠谱资料,太不容易了。不过我估计,你立马会否认这点,再次拿你的臆想资料证明你的观点。
: 能不能影响到过顶的卫星,我不知道,我认为不会,这个只是猜测,如果你有确凿证据,你贴出来我就认猜错了。这些前面我都说过了,这个算什么错?
: “总算引用了一个看起来靠谱的资料了。太空核爆,对卫星的emp,就是直接的伽马射线流(当然也有x射线,不过x射线要弱多了)。800km外就只考虑总剂量了。那么问题是,不要说800km吧,1000km内,有多少颗卫星?能摧毁几颗星联?”
: ...................
--
FROM 125.33.207.*
你还是没理解我说的意思,那个模型里隐含有很多假设的机理模型,如果不是纯理论计算,需要根据实际数据情况折算经验估计的,都可能存在过拟合或者模型非线性类型不当的问题。何况自然辐射的采样时长覆盖范围和采样频率(时间密度)可能也不行。
比方,如果以能量转换效率作为电池板寿命的指标,很难相信这个指标是跟累计辐照量成线性降低的关系。
而且,失效模型还存在概率问题。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论文里都有,我没有义务一点点给你这种不信官方报告,信瞎编资料的臆想高能儿搬运。
--
修改:MidNiter FROM 125.33.207.*
FROM 125.33.207.*
但是,那个资料里提到了800公里范围内毁伤因素里有电磁辐射啊,列在伽马射线之后,说明不是指伽马射线本身。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说的能不能影响过顶卫星,是指伽马射线激发的EMP,不是伽马射线自己。伽马射线直接杀伤卫星,这个我前面从来没讨论过,因为我没有找到任何资料提到这一点。
:
--
FROM 125.33.207.*
我没法证明也没法证伪,因为雷达是很特殊的设备,碰巧了也可能被干扰。有时有点类似于射电望远镜很容易被干扰的原理。
重点是,我找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证明空爆弹电磁波可远距离传播达到550公里轨道,不是依靠伽马射线在真空中的距离,弄到低空大气层中说事只是为了避开你说的伽马射线的快车。实际上在高空空爆EMP弹的环境里,电磁波传播衰减要比大气层中还更小。
【 在 stockfan 的大作中提到: 】
: 对了,既然你引用了 空间核爆对地面与航天活动的影响
: 还坚持认为沙皇蛋能杀伤几千km外的雷达么?
--
FROM 125.33.207.*